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亓晓光一粒优质种子,不仅意味着生命的延续,更象征着梦想的起航。5月30日,由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濮麦115试验材料,随神舟十六号成功“飞天”,成为“天选之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麦种是小麦丰收的关键。
【一线讲述】为了大地的丰收讲述人: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邓永卓光明日报记者刘茜、陈建强光明日报见习记者王晓飞整理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我每天都与农民一起努力探索提高农业产能和效益的新途径。在近二十年的工作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辛勤付出和对丰收的渴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 通讯员 焦农轩 王爱红保夏粮夺丰收,焦作在行动。3月31日,记者从焦作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全力抓好小麦、油菜田间管理,确保全年粮油和农业生产首战告捷,该局启动了“全力以赴夺取夏季粮油丰收行动”。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共产党党员程满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7日病逝,享年67岁。作为自治区水利科研的领军人物,40余年间里,程满金和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的许多科研工作者奋战在内蒙古的广袤大地上,见证了自治区水利的沧桑巨变。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刘颖颖)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创排的现代话剧《为了大地的丰收》,作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入选剧目,10月12日至13日晚在中国国家
日前,在位于土右旗威俊村的田地里,新引进的大豆玉米一体播种机正忙碌地工作着,耕地、铺膜、播种…“玉米是单粒播种,大豆采用穴播,每穴播种2—4粒,玉米和大豆的株距都保持在10.5厘米,这样就能保证玉米和清种时的产量相当,纯收一季大豆。”
来源:【黑龙江日报】“今年是我在农科院工作的第30年,从刚上班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到后来的‘兢兢业业搞科研’再到现在的‘甩开膀子加油干’,其间有太多的经历与感悟,填充了30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内心,更激发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一腔热血与激情!
6月5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正值夏季抢播抢种时节。当天下午,叶县连续第7天召开抗旱保种调度会,会上透露:截至4日,全县播种面积达到78.6万亩,完成了80%;灌溉面积达到69万亩,完成了72%。“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全县抗旱抢种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