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流氓”,人们立刻就想到调戏妇女,品行恶劣的人,其实最早“流氓”是个普通词汇,没有强烈贬义。我们读书学历史时,关于“张骞通西域”,汉朝为了抗击匈奴,派张骞到西域寻找一个叫“大月氏”的国家。当时课本上写的是“大月氏”,却注明“月”读 rou,音同 肉。
当然古代的流氓和现代意义上的流氓在很大程度上是两个概念,现代流氓一般指那些轻薄妇女,占女性便宜,好色的男性,当然也有一些轻薄的女流氓,但更多的还是指不务正业、经常寻衅闹事、文化素质较低的人,也指那些对他人不尊重、对他人有语言攻击或行为攻击的人。
新华字典对流氓和痞子的注解是这样的,流氓:指无固定工作、经常寻衅闹事的人。痞子:流里流气的人;恶棍;流氓无赖。恕我斗胆和编者辩上几句。流氓和痞子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严格的说,痞子不应属于流氓范畴之内,这是两种从思想到行事截然不同的人,不可混为一谈。理由如下......
在年轻一些,还能在香港古惑仔电影里,看到低配版现代江湖,拿着西瓜刀砍来砍去。回到历史,江湖则是主流权力缺失下,底层权力的重新分配,比如四川的炮哥会,讲义气的炮哥们有自己的一套制度,也承担了当地底层的部分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