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打造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改革重点任务之一,采取新建、改建和共享等方式,创新提供公益性文化和文化消费服务的各类“小而美”的公共场所和空间。这些在街角随处可见的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也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文明程度。
每当人们身心疲惫时,都想找一个舒适的地方放松自我。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就有这么一家书店。这家书店采用“实体书店+阅读空间+文化产业”孵化的城市文化经营模式,通过提供宽敞、整洁、舒适的环境,让人们感受阅读等各类文化体验、文创产品消费带来的乐趣。这样的文化综合体经营模式在全国也是首家。
文化强市,东莞“潮”变。东莞首批3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书香南苑·莞是集阅读、艺术、文创、图书销售、文化活动和轻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里充满意趣,即使待一天也不会觉得腻烦,因为总能在某一角落发现新的惊喜。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如何打造“小而美”、各具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的全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主题交流会上,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业界共聚热烈讨论。参加主题交流活动的嘉宾合影。
你会为了打卡一座文化地标,买一张火车票,辗转到一座陌生城市旅游观光吗?或者换一个问题,闲暇之时,你会憧憬从工作、居住之所走出来,换个地方休闲一下吗?久居都市格子间,你最想去到的地方有哪些?相信,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一定是最常见的答案了。
□谭卫华 桂芊惠(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现代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地标,是承载着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融合功能的新型场所,其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新网银川12月19日电 (记者 于晶)书吧、咖啡店、公园、商场……公共文化空间可以无处不在。12月19日,记者从宁夏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目前宁夏已完成100个新型文化空间的打造、验收、评定、公示、补助资金核算工作。
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记者从12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缩小城乡差距,持续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目前基层的分馆和服务点数量已经超过10万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组织编制了《天津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涵盖图书阅读类、博物展览类、文化活动类共三大类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规划。
提案人:民建中央案由: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迅猛发展。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在建设、运管、服务等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强规划,提升空间建设数量和质量。
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海书房-灯塔图书馆外观 广东省文旅厅 供图中新网广州11月24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4日公布,经该省各地推荐、专家遴选,共有20个空间入选2022年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掌上春城讯 “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自昆明启动新一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以来,全市上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培塑“团结花开、幸福春城”品牌,加快推动民生福祉改善,展现生动的幸福图景。昆明公共空间焕新蝶变,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