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重庆实现了重大突破。记者11月10日从重庆鲁班机器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其凭借自主研发的LB-1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苹果体系前沿技术争霸赛及创新成果推演赛中战胜全球70多家制造业企业,夺得技术排名第一名。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3月13日,市经济信息委消息称,日前该委组织召开全市具身智能协同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近60家本地具身智能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及金融机构齐聚,共谋产业新机遇,将共同推动“重庆造”具身智能机器人服务市民生活及工作。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伊永军)12月8日,“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重庆站”在重庆市成功举办。本次发展大会,依托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大型融媒体活动《新质生产力中国行》这一平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的第3站。“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重庆站”活动现场。
上海证券近日发布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周观点: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进展频出,北京、重庆等地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落地。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1)北京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廖雪梅 罗斌在江北嘴江山颂项目,外墙喷涂机器人1分钟可涂抹1平方米真石漆,效率是人工的6倍,耗漆量还节省30%。在涪陵康复康养中心项目,内墙涂装机器人可达到资深粉刷匠的水平,涂漆均匀平整,在狭小空间内也能熟练作业。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殷高峰 贺王娟人形机器人再迎利好消息!1月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到,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高效、规模化应用。
近日,两江协同创新区科研院所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开发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已完成最后测试,年底有望实现小规模量产并推向市场。北京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引进了本校科研团队开发的膝关节外骨骼穿戴机器人,项目落地孵化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什么是外骨骼机器人,市场前景如何?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2月11日,重庆两江新区水土新城,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川崎重庆)厂房,数名技术人员忙着调试刚下线的机器人产品。地面上,上百台完成调试的点焊机器人、双腕机器人身裹白色风尘袋,等待配送出厂。
日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 2025全球消费电子展上,中国厂商的机器人表现引人注目。英伟达公布的14家合作人形机器人公司里,中国厂商占据了6席,分别是星动纪元、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智能、银河通用机器人、宇树科技以及小鹏汽车。
机构指出,2024年以来,AI端产业进展持续推进,而作为AI大模型原生应用的最佳实体,人形机器人在视觉、语音、运动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或持续强化,在AI赋能、产业巨头入局、政策支持等背景下其产业进程或加速发展。
每经记者:李星 日前,有消息称,2025年1月中旬,赛力斯的“机器狗”可能会发布,并预计在6月30日前实现量产。6月底,可能迎来赛力斯机器狗量产及其他产业链新变化。对于上述消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向赛力斯相关负责人核实,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亦筑今年6月,重庆6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涵盖生命健康、土木建筑、先进材料、交通运输、地下工程等多个领域。这当中,既有“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有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重庆科技创新显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