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邱睦通讯员 陈贝实习生 吴瑾悦湖北一男子在某知名网购平台上购买户外电池。到货后,男子发现收到的电池与平台上的并不是一个品牌。他一怒之下,将网购平台告上法庭,要求三倍赔偿。近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驻矛调中心巡回法庭审理了此案。
消费者网购后收到的货物与描述不一致,商家却以发错货为由,拒绝3倍赔偿。“双11”购物节前夕,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购澳白珍珠却收到日本Akoya珍珠的案件,商家虽称“发错货”,但法院最终认为,商家行为构成欺诈,应当退一赔三。2023年夏天,原告王女士网购一条约1.
眼下,“双十一”购物节正在火热进行中。各大电商平台为吸引消费者下单,推出优惠券、满减、预售付定金等各类促销手段。有些人经历一番烧脑凑单操作后,买到了称心如意的商品,但也有不少人踩了坑,遭遇了网购纠纷。商家价格“先涨再降”算欺诈吗?消费者付完定金后悔了怎么办?
买的是“澳尔兰”,回来的却是“猫猫”。消费者赵女士通过电视购物买的水牛皮凉席与自己看的完全不同,电视购物公司称是不小心发错货。赵女士认为这一销售行为存在欺诈,诉至原审法院要求电视公司退一赔三。原审法院驳回后,赵女士上诉于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
网购TCL洗衣机,在首次使用时发现商家发错了货,消费者申请退换,商家却以超过退换货时效而拒绝换货。对此,TCL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称,“孙女士购买的时间太长,无法退换,会督促店铺尽快跟孙女士协商解决。”
法制晚报讯(记者 洪雪 唐李晗)“双11”过后往往也是网购投诉维权的高峰期。今年前10个月二中院审结212件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相较于2015年全年度的数量,增幅超过600%,涉及商品价格欺诈、商品错发或被调包、退货难等情况。
来源:法治日报购买3件衣服,先是漏发2件,补发后商家又说快递被召回。一次下单前前后后折腾了近一个月,广东市民陈娟至今仍只收到了1件衣服。陈娟用“糟心”来形容这段网购经历:“卖家表示可以给我补发,但没说具体时间。因为物流时间到了,整单确认收货,我却连那2件衣服的影子都没见到。
陆先生的网店主要卖女装,他说店名取自不修边幅这四个字的拼音首字母,买家要是正常投诉退货,店里都可以不修边幅,让让步,但一月六号有一单,他实在忍不了了。这位买家十一月十号发起退货退款,理由是卖家发错货尺寸不对,买家要l码,却收到m码。后来买家通过中通快递把衣服寄了回来。
央视网消息:眼下,“双十一”购物节正在火热进行中。各大电商平台为吸引消费者下单,推出满减、预售付定金等各类促销手段。有些人经历一番凑单操作后买到了称心如意的商品,也有人踩了坑,遭遇网购纠纷。商家价格“先涨再降”算欺诈吗?商家虚假宣传、实物货不对板,该如何维权?一起了解一下。
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杨洪畔 张燕燕在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为积极响应中消协“提振消费信心”年主题活动要求,凝聚社会力量营造保护消费者权益良好氛围,惠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惠民县消费者协会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滨州融媒中心联合组织开展惠民县“315”国际消
眼下,“双十一”购物节正在火热进行中。各大电商平台为吸引消费者下单,推出优惠券、满减、预售付定金等各类促销手段。有些人经历一番烧脑凑单操作后,买到了称心如意的商品,但也有不少人踩了坑,遭遇了网购纠纷。商家价格“先涨再降”算欺诈吗?消费者付完定金后悔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