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国防研究》网站的报道,菲律宾陆军麾下的装甲部队正在将由Cardom 120毫米迫击炮系统和M113A2装甲运兵车结合而来的新式的装甲迫击炮载具部署至菲律宾第6独立骑兵连,以支援第3步兵师在其所署地区执行任务。
2023年4月5日,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在乌克兰总统沃洛德米尔·泽连斯基访问华沙期间宣布了乌克兰将购买54辆波兰制造的M120 RAK轮式自行迫击炮、100辆Rosomak装甲运兵车、防空系统,这批装备的购买费用从美国和欧盟支援费用中出。
说起国产空降兵装备,虽然发展时间较早,但由于早期受限于伊尔-76和运8的运输能力,因此装备体积很难提升,无法同时顾及到机动力和防御以及火力,比如ZBD-03空降战车就是铝合金外壳,使用的是30毫米机关炮。
Bv 206装甲运兵车研发历史追溯至1973年,瑞典军方开始着手考虑Bv 202的后继车型,以应对更为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1974年,赫格隆公司和桑纳公司携手与瑞典国防装备局签订了研发合同,旨在打造一款能载重2吨或运送1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的运输车,其越野机动性需超越Bv 202。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介绍过BTR-40和BTR-152装甲运兵车的历史和故事,而本篇文章将会介绍苏联的BTR-50装甲运兵车和该车的各种改型。BTR-50装甲运兵车是一种履带式两栖装甲运兵车,因为苏联军队的战术和技术要求该车的车体是和PT-76的车体同时开发设计的。
三十年代,苏联研制装备了装甲汽车,1939年在哈勒欣河战役中使用了。但显然这种装备是不能运输步兵伴随主力坦克部队突击的。德国装备了半履带装甲车,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苏联为什么在三十年代没有研制装备类似于中国六三式、美国M113的装甲输送车,当时苏联将帅不是在鼓吹大纵深作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