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大多有一股傲气,但却少有风骨,还有文人的酸臭味。于是巧哥查看“泥流”中的文章,还有《盗用中国文联、青海文联名号,长期非法经营非法出版物、诈骗,都是谁为刘志成的犯罪行为开了绿灯》,这两文都是2024年7月2日发的。
读书,亦有味道。 有人从书中读出了酸味。读一本书,不读其是,而专挑其不是。读书的过程,不是肯定文中的独到之处,领略其独特风景;相反,处处抱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态,这也不对,那也不好。一本书读下来,遍地渣滓,一无所获。 这样的酸,是读书的劣等味道。人无完人,书无完书。
然而,诸如北宋时期的王安石这般邋遢之名士,实乃寥寥无几。就古代的人居环境与生活条件,一两个星期不洗澡也情有可原,可若是一年半载都不洗一次澡,宽衣长袍、发髻高盘,致使周围之人掩鼻而避的结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还记得当年的《少年闰土》吗?还记得慷慨激昂的《纪念刘和珍君》吗?这些都是当年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中鲁迅的佳作,启迪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然而如今这些文章都已经渐渐的从课本中删去了。为什么要把鲁迅的文章删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