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写了一首旷世之作《悯农》,至今人们都耳熟能详!《悯农》,是李绅目睹了唐朝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的悲惨生活,有感而发,便挥洒笔墨写出了这旷世佳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成了他入仕的“敲门砖”!
人人皆感叹:能写出如此诗句的人,必然是一位贫苦出身,深知百姓疾苦的好官,亦或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士,然而,真实历史中的李绅,可谓是与“贫苦”这一词毫不相干,他甚至是当时贪淫苛政的代表人物,那么,李绅究竟是如何从众人皆知的“悯农诗人”,成为后来的贪官酷吏的呢?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传言,在小学课本中写下《悯农》的李绅是个大贪官,一顿饭只吃鸡舌头,一顿饭就要扔掉300只鸡头,浪费的食物在院子里面都堆成了山!你是不是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说李绅是个生活奢靡、滥施淫威的贪官酷吏,而被李绅写下的《悯农》这首诗也被说成了是鳄鱼留下的眼泪,惺惺作态。
网上有人质疑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真是“笑天下可笑之人了”!不知质疑的人是大脑有病?还是真不知农民犁耧锄耙的活计是怎么干的?或是现在有了农业现代化,就否定了农业的初始阶段?
有家长反映要把【锄禾日当午】这句话从课本移出,说是怕影响孩子学习,不利于其健康成长!锄禾日当午来自 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颂!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时候,农民在田里辛苦劳作的景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