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邦联条约,16个在法国保护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邦联”。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于欧美国家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德国,愈来愈多的垄断资本家开始支持纳粹党,纳粹党魁希特勒最终成功上台执政。这个邪恶的法西斯政权宣扬以战争为手段来夺取生存空间,最终建立世界霸权。可以说,希特勒掌权就意味着德国的战争机器被重新开启。
德里号这艘让印度人引以为傲的巡洋舰,其实并非印度自己建造,而是从英国手里购买来的,而且是一艘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打满太平洋战争全场的老舰,它最出名的战斗,就是参与围歼德国“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
1936年开工建造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当时最大的军舰,共建造了2艘,其中2号舰提尔皮茨号标准排水量42200吨,满载排水量52900吨,这个吨位在各个海军强国中也是名列前茅,2艘舰先后在1941年和1944年战沉。
德意志级是德国海军在二十年代末期期建造的一组舰船,在当时,由于还受制于凡尔赛条约,所以设计吨位只有区区10000吨,为了在这样的吨位下满足强火力的需求,德国设计师只好使用焊接和新式柴油机来减轻重量,这也为后面海军上将希佩尔伯爵号的覆灭埋下隐患。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文|张润晨编辑|t引言二战时期的三大战列舰,哪个都堪称“海上猛兽”,却全都未能登场!
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盘点了一战英国海军的各级主力舰,本文盘点一下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海军的各级主力舰,并对英、德双方主力舰实力做一简要比较。德国公海舰队共投入战列巡洋舰4级5艘,战列舰6级22艘(其中前无畏舰2级6艘)。
1907年在皇家海军的无畏号战列舰下水后不久,德国的情报人员得知皇家海军正在建造一种划时代的新型装甲巡洋舰,装有战列舰级别口径的火炮,又具备巡洋舰级别的航速。这个时候,德国海军尚没听说过“战列巡洋舰”这个名词。但是总之他们知道英国的新巡洋舰很大就是了。
东亚支队,全称德意志帝国海军东亚支队,原先是为了保障德属萨摩亚的殖民地利益而组建的一支常驻远东但规模不大的小型巡洋舰支队,但随着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利益逐渐扩大,为了对抗在当地的英国、俄国和日本海军力量,德皇威廉二世下令加强东亚支队的实力,并将支队的母港从简陋的萨摩亚转移到基础设施更好的中国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