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自治区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协办的2024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将组织部分中央驻桂和自治区主流媒体组成记者采访团,于2月底至3月初分赴防城港、贺州、玉林等市集中开展采访报道活动。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1日电(廖琪)近年来,防城港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深入实施,把美丽防城港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廖琪 摄绿色低碳转型蹄疾步稳。
中新网防城港2月28日电 (卜小钊)海风习习、红树摇曳,漫步在广西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岸线和山心沙岛上,身旁郁郁葱葱的红树林绵延入海,这里曾经“脏、乱、差”的面貌如今已焕然一新。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
开栏的话近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推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保护修复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等方面15个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市、县(市、区)结合实际学习借鉴,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
原标题:留住“海上森林” 修复绿色希望防城港持续织密红树林生态“保护网”□ 本报记者 吴良艺 朱雨晨初秋时节,暑热不减,行走在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举目皆绿、移步皆景,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如同碧绿的波浪一般连绵不断,生机盎然的景象宛如一幅秀美的“海上森林”画卷。
近年来,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法院在从严办案、修复治理、协同联动、法治宣传四个维度进行一体化建设,创新打造“四位一体”的生态司法模式,守护山海相拥、岛湾相映的滨海风光,为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港口区人民法院坚持惩治与修复并重、预防与化解协同,积极开展“全国生态日”系列活动,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海洋局获悉,广西近岸海域生态状况总体趋稳向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12月底,2022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体中央资金支付率由第一季度的不足20%上升为79.45%,项目总体完成进度87.4%,北海市项目如期完成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保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红树林资源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防城港市检察院与市中级法院、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保护区共同建立红树林司法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并召开交流座谈会,共同交流红树林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