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外公进了微信群,群主每天发链接让他们听养生课,就给他们洗脑,让买推销的产品,一盒胶囊500多,龟蛇酒一瓶是798,一箱3000多。”、“家里老人已经在直播间买了五十个产品,劝都劝不住”、“老人借钱都要买专家在群里推荐的保健品”。
“我母亲每天12点半准时看直播间的养生课,甚至还做笔记,后来陆续买了熊胆粉、鱼油等保健品,到目前为止已在直播间消费了8000多元,劝说也无济于事。”近日,来自浙江衢州的黄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因母亲痴迷养生直播而苦恼不已。“早上吃三粒,晚上吃两粒,您心律不齐的症状一定会大大改善。
来源:工人日报“我母亲每天12点半准时看直播间的养生课,甚至还做笔记,后来陆续买了熊胆粉、鱼油等保健品,到目前为止已在直播间消费了8000多元,劝说也无济于事。”近日,来自浙江衢州的黄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因母亲痴迷养生直播而苦恼不已。
“我母亲每天12点半准时看直播间的养生课,甚至还做笔记,后来陆续买了熊胆粉、鱼油等保健品,到目前为止已在直播间消费了8000多元,劝说也无济于事。”近日,来自浙江衢州的黄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因母亲痴迷养生直播而苦恼不已。“早上吃三粒,晚上吃两粒,您心律不齐的症状一定会大大改善。
不少观众都有父母被骗购买保健品的经历,随着短视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曾经的线下保健骗局,如今也向线上蔓延了。“小病自己治、大病少花钱”、“课程不收一分钱”,这样的所谓免费养生课,如今正在短视频平台上大行其道。
随着短视频等社交平台的快速兴起,有不少老年人的养生“战场”转至线上,通过各大平台获取养生保健知识。 与此同时,所谓商家捏造“专家”身份,在短视频平台、小型直播App、私域直播等渠道开直播,采取“拉人头”的方式、通过设置密码进入直播间“听课”……也成为了新的赚钱密码。
北京日报客户端 据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最新公告,近期收到用户投诉,在部分打着“养生”“科普”“公益”旗号的微信群里,存在发布H5链接诱导用户跳转外部直播间的行为。对此,微信平台将依法处理,同时结合用户投诉证据加大对违规账号的处罚力度。
来源:【海报新闻】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商业机构在短视频平台的直播中,以“免费”健康科普作为引流入口,将“筛选”过的用户带入网络聊天群的“私域直播”,通过贩卖“癌症焦虑”等方式,最终诱导用户以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价格购买虚假“健康课程”。
刘阿姨参加的7天调理直播讲座。学会好好吃饭,不仅能让你吃饱,还能让你越来越健康;气血不足的人怎么补?从脾胃入手,方能有奇效……看到这类短视频的推送,不少老人都会忍不住点进去一看究竟。点开“报名”,弹出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只需几块钱或者不要钱,就可连续听多堂养生课。
来源:新华网“这里多按按养肺”“我们就是要‘小病自己治、大病少花钱’”“课程不收一分钱”“提供最权威的电话专家问诊服务”……你家老人是不是经常能看到“为你健康着想”的“贴心”主播?随着民众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在网络直播普及的当下,不少中老年用户渴望通过线上继续“充电”。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一些不良商家卯准未成年人成长产品市场套路营销、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日前,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某教育咨询类公众号上发布了“突然宣布——大利好!上海160厘米以下孩子身高补贴2000元/人!5月14日开始”的推文,通过层层套路,诱导消费者“上钩”。
在小红书这个内容创作的海洋中,有一群不露脸的养生博主正悄然兴起,他们以图文形式分享养生知识,无需露面却能吸引大量关注并实现可观的商业价值。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些养生博主的成功秘诀,分析他们如何通过创意内容和精准定位在小红书上闷声赚钱。
养气血、健脾胃,教你一招解决身上的老毛病……看到这类短视频的推送,不少老年人都会忍不住点进去一看究竟。结果点开“报名”就会弹出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弹出了收费提醒,只需几块钱甚至不要钱,就可连续听多堂养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