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我国老龄化水平不断加深。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中央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如何让“养老”变“享老”,让老年人拥有更加美好、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来源: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2024年12月30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建议根据物价调整农民养老金#【未来十年“加码”养老金,两会代表建议提高至每月600元】#建议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减轻子女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三箭劳务管理有限公司工人陈雪萍强调农村养老金待遇不足的紧迫性,建议建立养老金定期调整机制,根据物价上涨动态调整金额,确保养老金能覆盖基本生活需求。
黄东红委员【人物素描】黄东红,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民政厅厅长。她坚持聚焦基层急难愁盼问题参政议政、履职尽责,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履职故事】“杨老,您住在这里习惯吧,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啊?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日前发布。这是我国首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对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体系化制度设计的纲领性政策文件。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解读。
极目新闻记者 袁超一 丁鹏全球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且是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文|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杨勤热点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也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聚焦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着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等现实挑战,发展养老服务业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已经从家之大事上升为国之大事,并且具有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