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拾手机者被判赔偿失主8500元,一人交学费,给法盲们上了一课。一位蛋糕店员工不慎将刚买的9500元手机丢失,随即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寻物启事,在联系上捡到者后,表示愿意支付1000元感谢费,希望对方能返还手机。
日常生活中遗失或拾得他人物品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人会联系失主归还也有人会萌生占为己有、索取高额报酬或者索酬不成恶意毁损的想法案 情 概 述张某在外就餐时不慎丢失手机,后在警方帮助下,与捡到手机的耿某取得联系。耿某却提出张某须支付2000元“买”回手机,否则就刷机。
来源:扬子晚报 从上海飞赴北京,历经12小时,最终在快递点找回了自己遗失的苹果15 Pro Max手机。近日,唐先生将自己追寻手机的过程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唐先生分享了这段充满戏剧性的“打飞的千里寻手机”的经历。
蛋糕店员工陈某在外出派送蛋糕时不慎将自己刚刚花费9500元购买的苹果手机丢失,后得知该手机被邓某拾得。陈某当即与邓某联系,表示希望邓某返还该手机,自己愿意支付邓某1000元表示感谢。但是邓某要求陈某支付5000元,否则不愿返还该手机。陈某无奈之下报了警。
据平安江岸,一对情侣盗窃手机后成功试出密码,随后便全副武装地四处消费,金额高达4600余元。民警凭借视频追踪和调查走访展开侦破工作,最终民警成功将这对盗刷情侣抓获归案。近日,辖区群众胡先生焦急地来到花桥街派出所报警称,其手机在前一天被盗后竟被盗刷四千余元,民警立即出警。
编者按:公平正义,是法律的最高价值,也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待。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时刻漫说法》专栏,聚焦你关心的法律问题,用生动直观的漫画与故事,让法律“说话”。捡到野生手机不还,为什么有的属于盗窃罪,“刑”了;有的属于非法侵占,因没达到立案标准,所以“不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三百一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由被告邓某于本判决生效后立即赔偿原告陈某所遗失手机的损失8500元。”7月7日,贵州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这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
兰州晚报讯 拿走前一位乘客遗留在出租车上的手机,构成犯罪吗?近日,七里河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检察官表示:偷拿、捡拾其他乘客遗留在出租车上的手机等财物,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涉案财物价值数额较大的,该行为构成盗窃罪。
前两天下午五点多,在呈贡云南白药街开店的李先生发现手机丢了,明明几分钟前手机就攥在女儿手里,可一转眼,却没了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失主李先生:“小孩她不懂事,她看了手机后就丢在门口,我们也没想到放在门口就被人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