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人民军队授衔,有两人比较特殊。他们根据战绩和资历,由中央军委统计,应被授予少将和中将军衔。经毛主席批示,二人同时晋升一级,这两人便是皮定均和韩先楚。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毛主席亲自将韩先楚将军的中将改成了上将军衔,他对此次的改衔说了六个字:“韩有功,中晋上。
要知道,这39军可是来头不小,它的前身是“徐老虎”徐海东大将统率的红25军,曾被毛主席誉为“为中国立下大功的部队”,而在这支赫赫有名的部队中,更是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数百员将领,其中名将韩先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近来在军事历史领域,时常看到“皮有功少晋中,韩有功中晋上”的说法,让人看完哑然失笑。到了55年大授衔时,这些副兵团级的干部授衔如下:被授予上将19人:彭绍辉、张爱萍、韩先楚、傅秋涛、王 平、吕正操、洪学智、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刘 震、陈伯钧、钟期光、唐 亮、李天佑、韦国清、周 桓、李志民;
但在“皮有功,少晋中”之外,另外一句话也流传开来,说的是“韩有功,中晋上”,意思是将军韩先楚也经历了军衔提高的事情,从中将抬到了上将,但这个说法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一方面是毛主席到底有没有做出过这个批示,另一方面是以韩先楚的功绩,会产生这种难以确定军衔的情况吗?
1950年2月,解放海南岛的军事作战会议在广州召开。大会一致认为“解放海南岛的时间可能要长,最好不限制,争取1950年完成任务为原则。”对此,韩先楚坚持认为“如果在谷雨前的五天内,也就是4月20日前不攻打海南岛,那就要往后延整整一年!
“旋风司令”韩先楚是公认的最会打仗的开国上将之一,战功赫赫,战绩卓著,一生指挥作战鲜有败绩,在开国将帅中,有着“常胜将军”的美誉,同时,他也是19位副兵团级上将之一,关于韩先楚,有一个流传很久的说法:“韩有功,中晋上”。
《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对正兵团以下各级军官都规定了评定军衔的 标准: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据了解,这个评衔标准同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正军、正师、正团、正营这几级,分别比外军低一到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