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张玉荣 近年,佛山粤剧院创作首部动漫真人秀粤剧、儿童粤剧、功夫粤剧、谐趣粤剧等作品广受观众喜爱和好评,去年还创新推出粤剧文化首个虚拟数字人“小勤”,这也是文化创造性转化,融合时代潮流很好的例子。
10月30日,“粤韵传承·华光盛典——2024佛山粤剧华光诞民俗活动”在佛山粤剧院新址拉开帷幕。本届华光诞通过方阵巡游、拜祭仪式、学术研讨、粤剧演出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深挖粤剧的文化内涵,吸引大众共同参与粤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岭南广府文化。
10月30日(农历九月廿八),“粤韵传承·华光盛典——2024佛山粤剧华光诞民俗活动”在佛山粤剧院新址拉开帷幕。本届华光诞通过方阵巡游、拜祭仪式、学术研讨、粤剧演出等众多精彩系列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深挖粤剧的文化内涵,吸引大众共同参与粤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岭南广府文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桂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11月4日,佛山粤剧院新址在佛山市禅城区落成。新址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演出、展览、体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粤剧文化剧院综合体。粤剧方阵巡游现场。
■李悦强在为爱好者讲述粤剧。珠江时报讯(记者/陈焯莹通讯员/梁燕摄影报道)上周六,国家二级编剧李悦强来到佛山图书馆五楼文史展厅,为广大粤剧爱好者讲述“佛山粤剧的十大特点”,让大家享受了一次粤剧文化大餐。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时隔三年,佛山粤剧华光诞民俗活动重磅回归。11月11日下午,由禅城区博物馆、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粤韵传承·华光盛典”2023佛山粤剧华光诞民俗活动在广东粤剧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自2018年创办以来,秉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传统艺术,打造地方戏曲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并加强与省外、国外的文化交流。佛山粤剧传习所(佛山粤剧院)秉持打造佛山戏曲文化品牌项目,不断探索创新。
为了纪念一代艺术大师陈冠卿先生逝世二十周年,9月1日下午,由广东粤剧院主办、胡智荣艺术基金协办的《传世流芳——陈冠卿艺术人生专题展》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揭幕,展览以丰富的图文实物资料回顾、展示了陈冠卿先生的艺术人生及杰出成就。《传世流芳——陈冠卿艺术人生专题展》展览现场。
“名家在前面带路,小粤迷稳稳地扎起马步,蔡李佛拳挥起来,你一拳,我一拳,粤剧文化强起来。”这是今年暑假期间,记者探营“第二届广东省青少年粤剧夏令营”时看到的景象。40名9岁-12岁的“小粤迷”,从135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开始了为期10天的粤剧夏令营生活。
2010年,李淑勤将《小周后》搬上银幕,这也让李淑勤成为改革开放后粤剧触“电”的第一人。作为佛山历史上首部粤剧电影,影片还开了内地戏曲电影实景拍摄的先河。李淑勤说,传统可以很时尚,通过电影让好的艺术品流传下去,让粤剧有更多的传播形式。“与其他地方的粤剧相比,佛山粤剧在粤剧形式上进
5月19日,我市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刘悦伦为我市践行“三严三实”先进典型点赞,其中就包括陈忠民。刘悦伦称赞他是全市众多大型文化庆典活动的“幕后策划”、佛山非遗保护的“幕后英雄”、粤剧振兴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