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治疗,常常会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来咨询说吃了降血压药,血压还是比较高,怎么办?药物服用之后并不是马上就能够把血压控制下来,尤其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长效、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总体上发挥最大,疗效会比较慢一些,但慢有慢的好处,因为将来会比较稳定,比如说我们用的氨氯地平,它的半衰期就特别长,可以超过35个小时,与此同时它的最大疗效发挥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来讲需要1~2个星期才能发挥最大疗效,如果您只吃了3天5天,那么还可以再看一看。
长效降压药的优点在于,这类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长,一般都能够在24小时内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但这类药物也并非没有缺点,这类药物的缺点往往是,要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一般都需要服用一段时间才行,通常说来,氨氯地平、沙坦类、普利类降压药等常见的长效降压药物,都需要服用2~4周时间,才能够使药物达到平稳血药浓度,才能够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因此,如果您是刚开始吃降压药,吃了一种降压药,降压效果不理想,到了下午血压又升高,则可以考虑在吃一段时间看看,如果服药4周以上,血压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就应该考虑其他方面的原因了。
最近,身边有一位朋友问到了这样一个情况:他从一个月以前开始吃降压药,一直以来习惯于早上测血压,发现“高压”在120-130mmHg、“低压”在80mmHg左右,还算控制得可以。不过,最近几天,他开始改成晚上测血压,却突然发现血压常常只有100/70mmHg左右。
血压130/90水平的血压,实际上并未达标,中国高血压指南规定,血压在140/90mmHg水平以下才叫正常血压,虽然收缩压130达标了,但是舒张压90或90以上,也属于高血压的范畴,如果按照欧美高血压指南,将正常血压定义为130/80mmHg以下,那么130/90的血压妥妥的属于高血压。
我今年55了,从5月份开始,我一直在吃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来控制血压。现在高压倒是稳稳地控制在120-130之间,就是这低压,总是在80-100之间跳来跳去的,真心让人不踏实。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跟我一样,吃药后血压还是有点儿不稳定?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吃降压药,从我个人的经历讲,我是45岁开始吃降压药的,当时的血压值是低压100,高压150,吃了五年,到50岁,感觉吃与不吃都一样,吃完以后血压低压85到90之间,高压135到140之间,停药后五年之间,基本上还是低压100,高压150,到55岁,又开始吃降压药,断断续续,到现在快60了,每天一片多达一,现在天气热起来了,低压80到90,高压125到130之间,要不要停药,一直在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