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布的是《春江花月夜》这首唐诗的解读,后续还会继续更新和发布其他经典古文的解读,下一篇是《兰亭集序》。这种古文解读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进度不会太快。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如果喜欢这种古文解读,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后续有更新可以第一时间看到。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本文约2500字。扬州明月,天下三分占其二。大唐诗作五万首,本作孤篇横断三百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单篇笑傲大唐两宋元明清至今,放眼华夏上下五千年,唯有两人。一人是让李太白因《黄鹤楼》叹而搁笔的崔颢;一人是《春江花月夜》号称“孤篇横唐,竟为大家”的张若虚。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诗作留存下来的非常少,而他的《春江花月夜》则是初唐诗坛气派最辽阔的一首诗,诗中表现的宇宙意识穿越古今,后人提到这首诗,称它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做诗人做到这样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有一首诗被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事实上,《春江花月夜》是一个乐府旧题,相传为陈朝后主所创。不止是张若虚,很多诗人都写过同名的诗词。那水平怎么样呢?今天分享8首《春江花月夜》,一起体会下同样的题目,不同的诗意吧!
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出无尽遐想,皎洁的月亮在无数文人墨客笔写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寄托着别样的情感。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一位诗人更是借一轮明月成就了一篇千古名作。被称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段春江,这处风月,静静地流淌在诗河之中。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两首名诗之一,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此诗是乐府旧题,当年隋炀帝和陈后主都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