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了相机,可能大家首先去回想到的就是数码相机,其实在数码相机没有去出来之前,很多的摄影师都是去流行使用的是胶卷相机,但是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现在基本上很少的摄影师会去使用胶卷相机,虽然少,但是还是有人去使用。
之前我曾经介绍过一款产自立陶宛里加的Minox相机,今天登场的是其后辈Minox B。Minox B是Minox系列中第一款内置了联动的硒光测光表的相机,其生产时间为1958-1972年。在这14年的时间中,一共有384,327台。
Atoron Electro是日本Yashica公司在1970年推出的一款微型相机,采用了Cds(硫化镉)测光自动控制快门,拍摄8X11毫米尺寸底片。Atoron Electro采用了一体式的镜头盖设计,如上图下部的那个黑色长条状物体。
宝主:陕西西安许荧以生产微型相机稳坐世界第一把交椅的德国米诺克斯(也叫美乐时),在1996年被徕卡收购重组后,徕卡先后推出了以米诺克斯为品牌的多款徕卡、蔡司、禄来、哈苏、尼康经典胶卷相机的缩小复刻版,仍然使用米诺克斯相机上用的 8×11 毫米画幅胶卷。
不久前我写了一些相机历史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感光材料,说感光材料的出现比相机早了差不多200年,而第一张照片的问世也比第一台相机早了12年,使用的就是用感光材料抹在盒子里直接曝光,通过针孔成像原理,既没有镜头,也不用快门,照片就成了,相机那时还幻想不出该是什么模样。
综合编译赵婷婷希腊埃吉纳岛一家小型摄影用品商店外,一盒彩色胶卷孤零零地躺在展示架上。它后面的窗户上贴着商店的广告:“出售胶卷”。这个盒子是空的,原本应该装在盒子里的3卷35毫米彩色胶卷,被店主小心翼翼地存放在柜台后面。“这可是稀缺资源。”店主告诉北美青年文化平台“VICE”网站。
照相机的发明不但滋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还诞生了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图片历史。自从第一台照相机问世,人们便有幸目睹那些定格在照片上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动人的一瞬间。那关于相机本身的历史,你又了解多少?在成都,就有这么一家微型相机“博物馆”,它的主人是年过七旬的相机收藏家金鹏飞。
在数码相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仍然使用胶卷拍摄的朋友要么是罗老师这样的文艺青年,要么就是有个性的专业摄影师。为了满足这部分摄友的需求,柯达、富士等胶片生产商仍然坚守着这份情怀。最近,Lomography(乐魔)推出了一款全新的135胶卷:Kono Donau,感光度ISO 6。
近日,世界著名的乔治·伊斯曼国际摄影和电影博物馆获得了两盒非常稀有的19世纪80年代的未拆封柯达胶卷。这两盒柯达胶卷中一盒的发布时间是1888年,另一盒则是1889年。作为柯达最早期的卷式感光胶卷,这两款新藏品颇具历史价值。
老罗教导我们,情怀是不能用价格衡量的。导演告诉我们,演技不够是可以用颜值来凑的。摄影老法师言传身教,不会后期,上胶片。可是作为一介新人,难道你真的一上来就上正片,上中画幅?家财万贯,也经不起这种折腾,退而求其次,一年拍了十来卷135,入门级负片开销并不大。
| 责编:商皛热爱胶片的朋友,又有一个好消息。Lomography发布了全新的胶卷产品Lomochrome Turquoise。这是一款全新的负片胶片,可以采用C-41药水冲洗。新胶卷拥有135和120两种格式可选,最大的特色是胶片独特的绿松石颜色效果效果,首批发售50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