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冬天,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保科刘韶医生诊室迎来了一位腼腆的姑娘宸宸(化名),她是被家长带过来看发育问题的。宸宸来就诊时是7岁8月,妈妈告诉医生,孩子从小到大身体都很健康,从来没有服用保健品及补品,也没有接触避孕药等特殊物品,更没有特殊疾病。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1日讯 暑假期间,因孩子个子矮小而到医院就诊的家长日益增多,不少家长为孩子的身高问题陷入焦虑,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症?矮小症有哪些危害,又应该如何预防呢?矮小症,医学上称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根据抽样调查,我国儿童身材矮小发生率约为3%。
患者为6岁小女孩轩轩,妈妈发现孩子乳房开始发育,于是带孩子来到我院儿科门诊进行检查,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仔细全面的体格检查等,骨龄测定显示骨龄已达8岁、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激发试验、盆腔超声、垂体磁共振等相关检查,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给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儿童性早熟,这是我们很多人的认知的盲区。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时间拿起手机去度一些相关的知识,性早熟一般是外源性的,就是孩子性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跟同龄的孩子是一样的,不过是受外源性的雌激素刺激而出现了一过性的乳房发育,比如孩子近期内饮食中服用了大量含有雌激素的食物,或者进食了过多的补品、服用了某些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导致的孩子出现的乳房发育。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张一宁教授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醒,我国儿童性发育启动年龄呈现普遍提前趋势,现在对女孩性早熟的诊断年龄也从8岁提前到7.5岁,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就诊,既不过度焦虑也别耽误孩子生长发育。
【家长发现早,规避孩子变矮风险】去年7月初的一天,谭主任诊室迎来了一对母女,孩子妈妈告诉谭主任,孩子小佳今年7岁11个月,昨天在家换衣服时,妈妈发现孩子的双侧乳房明显增大,不像一个不到8岁女孩的正常发育状态,所以立马就紧张了起来,害怕孩子身体发育出现什么异常,于是决定第二天带孩子
9月15日至25日是全国科普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遗传与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程昕然在采访中表示,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的常见发育异常,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她希望通过科普帮助更多家长了解儿童性早熟,尽快将已经发生性早熟的儿童带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一名刚满7岁的女孩在妈妈带领下走进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遗传与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程昕然的诊室。女孩穿着宽大的衣服,深埋着头,局促地坐在医生面前,已明显隆起的胸部让她的自卑显现无疑。“在我的门诊,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患儿是来看性早熟的。
妞妞刚上小学一年级,一周前,妈妈在给她洗澡时,发现妞妞的胸部有一个小硬块。妈妈赶紧带着她找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医生求助。做盆腔B超,测骨龄,抽血……最后医生确诊妞妞是“性早熟”。妞妞妈妈感到困惑,为何7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发育?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常见发育异常,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的异常性疾病。最常见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儿童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过早启动,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是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4月16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原院长曾桂芳从医70周年纪念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正春,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国家开发大学生命健康学院院长陈珞珈等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