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正在试验一款治疗抑郁症的头戴设备,但该做法的有效性引发争议。据英国天空新闻网21日报道,瑞典医疗器械公司“流动神经”设计了一款类似耳机的设备,通过温和的电流刺激抑郁患者大脑中不活跃区域,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8月17日,山东烟台,老人被忽悠带耳机可以检查身体疾病,一套操作下来看呆路人。视频拍摄者丁先生表示,当时看到大爷大娘戴着USB耳机,前面桌子上的屏幕则显示身体各个部位,旁边的某机构工作人员说全身都能被检查。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2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办义诊活动,呼吁公众关注听力健康。义诊现场听声音感觉吃力?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五官科主任 孙玉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五官科医师 周晓庆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田雨汀无论是地铁进站时的轰鸣,还是枝丫上小鸟的啁啾,纷繁复杂的声音时刻在向大脑涌入,耳朵也在持续处理各种信息。
央视网消息: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儿童听力受损后,会出现发育迟缓、语言功能障碍等问题。专家介绍,在儿童患者中,半数以上听力损伤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随着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先天性听力损失的确诊时间提前到了6个月以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如今年轻消费者青睐的降噪耳机,也是各种营销卖点层出不穷。音质细腻、智能降噪、深度隔绝噪音等,常常让消费者忍不住去买单。但是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耳机产品最大音量超标、降躁水平不足,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听力健康。
如今年轻消费者青睐的降噪耳机,也是各种营销卖点层出不穷。音质细腻、智能降噪、深度隔绝噪音等,常常让消费者忍不住去买单。但是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耳机产品最大音量超标、降噪水平不足,严重影响到消费者的听力健康。
(通讯员 何冰)3月3日是我国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现代社会里,耳机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标配”,无论是打工人还是学生党,无论是工作、学习、运动还是睡觉,无论在出行途中或在嘈杂的公共场所,人们都习惯了“机”不可失。
想要维持良好的听力,做好听力保健必不可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听力筛查,尤其是在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等情况时,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听力损失,有利于明确损失程度,指导耳疾病的治疗和听力恢复;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法新社6月1日刊发一篇文章,题为《患有痴呆症的新加坡人在无声迪斯科舞厅找到了乐趣》。文章摘编如下:在迪斯科舞厅闪烁的灯光下,新加坡一家疗养院的居民手拉着手,一边听着风靡一时的老歌,一边跳着欢快的舞蹈,这是一项帮助痴呆症患者计划的内容之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里有100张床位“枕戈待旦”,这些床位可以随时转换为重症床位,而且相关监护设备也已完全按照标准配套好。2022年12月中下旬,我国新冠感染者数量迅速增加,接诊医院面临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