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核心观点:1.来有影,去无踪。无论是价格还是销量,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深度调整。现实的直观感受是,住房需求锐减以及二手房供给骤增。如此短期变化,能否用人口、城镇化等长期因素来解释?
伍戈在演讲中提到,通过对历史上十余个遭遇房价预期单边演绎的国家的分析,得出了共识性的结论:“如果一个国家真正意义上想实现价格的正增长,或者想实现一个价格正增长的循环,只有当房地产的调整,特别是房价的调整开始充分完成之后,它的物价、国内的价格才能出现实质性的企稳过程。”
正疫情较预期更快退潮,自然为今年经济修复争取了更多时间。物换星移,节后我国地产开启反弹。但迈入“金三银四”的传统旺季,高频数据似又现疲态。疫后地产的复苏可否持续?阻力来自何方?政策是否还将发力?扑朔迷离,却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疫后经济前景。一、修复将持续多久?
伍戈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预见经济:拾月】易在预期,难亦预期。内需方面,地产新政集中于降首付、去限购等宏观审慎举措,参照过往规律,市场或有脉冲,但扭转趋势仍待总量政策。地方专项债发行提速,但化债等占比升至约三成。青年失业率逆季节抬升至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在日前举行的“2024中国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高峰论坛”上,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房地产新政陆续出台,对整个市场尤其是房地产行业风险缓释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外需向好将成为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未来有望延续一两个季度。
文/伍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全年的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349084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我们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审议结果,我的观察是财政目前是以解决存量问题为主,包括化债、收储、商业银行资本金注入,这些化解存量问题的措施对经济当然有好处。但在解决存量问题的同时,如果以更大力度推出增量措施用于消费、投资,将对当下经济更有帮助。
楼市调整仍未见底。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房地产相关数据,从投资和销售两端看,均拉胯。从投资端看,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0877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住宅投资46230亿元,下降10.6%。7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
记者 闫桂花价格低迷已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一个长期现象。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续两年仅增长0.2%,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28个月同比负增长。在最新一期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与会学者表示,提高工资和房价,或是未来走出价格低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