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3月12日,记者从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获悉,近日北京市大兴区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大兴区文旅局”)对已取得《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许可证》的机构“白名单”进行了公布,全区共有71家入选。“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
9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两区”建设医药健康领域任务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市药监局主要负责同志,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北京海关、顺义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配合做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加强网下投资者询报价行为监管,推动构建良好网下发行市场生态,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制定了《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指引》),并自1月3日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标题:文化企业投融资“白名单”创新机制落地北京东城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金融监管局”)正式印发《关于加速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 推动金融支持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全市
建立全过程“白名单”,北京加速建设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8月7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市药监局”)网站发布关于对《北京市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自2023年9月起,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工作指导下,北京再担保公司依托北京再担保数智平台建立“白名单”融资服务对接机制,创新实现首都政银担通力合作促进“首贷”“首担”企业融资。
近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北京市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探索建立罕见病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流通、使用全过程“白名单”制度,让国内患者便捷用上境外已上市、国内尚无注册上市的罕见病药品。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孤儿病”。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8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金融监管局”)会同东城区人民政府共同印发了《关于加速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 推动金融支持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孙乐琪)市卫健委日前公布2024年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医疗机构“白名单”。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儿所、宣武医院、北医三院、天坛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积水潭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入选。
本报讯(记者 张楠)为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起草《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从4月12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更多事项纳入集成服务,对纳入监管白名单的企业“无事不扰”。
【北京证监局首推20家私募主体监管试点名单 业内:具有白名单意义】财联社6月28日电,北京证监局6月27日发布了实施《北京辖区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主体监管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报,私募试点选取了20家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作为首批试点机构,覆盖了淡水泉等股票多头、九坤等量化和乐
刚启动预售一个多月,市场反响热烈。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宋庄艺术区附近的一处住宅楼盘施工正酣,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这火热场景的背后,离不开顺利推进的房地产企业融资进程。随着全国多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各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应满尽满”。
北京将全面升级市场监管部门准入服务,开展全国首个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全面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推行“无事不扰”白名单制度……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近日,经北京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联席机制办公室联合审议,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布首批罕见病药品进口企业“白名单”,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综保区(北京)国际医药分拨中心有限公司、国药空港(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药康德乐(北京)医药有限公司共四家企业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