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猪耳缘发绀变紫,故又名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属一类疫病,是仅次于非洲猪瘟的重大疫病。自2013年起,我国陆续出现源自美国的NADC30-like毒株,NADC30-like毒株毒力较强且极易重组,从流行病学来看,现已成为优势流行毒株,检出率超过60%,其次是高致病性变异毒株约占30%。
某规模猪场存栏规模1500头母猪,在今年2月份产房母猪分娩过程中无效仔比例升高,特别是死胎比例高达9%,这时候猪场管理者还没有引起重视,断奶后的小猪到保育舍,5-7周龄陆续出现消瘦、背毛粗乱、咳嗽和窜稀等症状,9-10周龄死淘比例高达20%,猪场技术人员每天都在给猪打退烧针进行治疗,但是病情没有任何的好转,反而在3月份的时候母猪后期流产的比例超过5%,猪场这时候也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
prrsv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 作为rna病毒,prrsv的基因在合成时容易出现内在性错误,可出现点突变、删除、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因此prrsv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蓝耳病病毒持续性感染是猪蓝耳病在流行病学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来源:农业科技报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谷幸专家简介宋战胜,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服务专家、畜牧师,先后多次被农业科技报社、农林卫视等邀请为养殖技术培训讲师。主要从事动物养殖、疫病防治推广和科技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