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的长子,作为一个在金窝子里长大的将二代,其前期缺少机会去让他到战争上去展现自己的才能,后期得到了替朱允炆挂帅出征,平定朱棣叛乱,原本这是一个证明自己才能的大好时机,可最终却反向证明了自己,不过是个赵括式的庸才而已。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时便已出现,到了周代开始大规模实行,这一制度有利有弊,在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治局势的同时也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封制便被废除,开始实行郡县制,但是分封制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此后的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出现,比如汉朝、明朝。
朱棣是明朝历史上备受瞩目的皇帝,也是赫赫有名的靖难之功的主角。他成功夺取皇位后,为了表彰和感谢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功臣,他慷慨地对位功臣进行了封赏。他们分别是李景隆、姚广孝、张玉、丘福、朱能和陈享。第一位李景隆,率朝廷军队征讨朱棣,战无不败,败无不逃,并留下充足的物资。
郭亮是明朝初期的一个名将,靖难之役的大功臣,出生在安徽合肥,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所以我们后人对于他的前期经历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一片空白,不知道其是什么时候进入朝廷当官的,只知道她在建文元年七月份,燕王朱棣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役时,其正在永平担任一个千户。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夏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于京师(南京)奉天殿,正天子,即皇帝位,改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四年秋七月(洪武三十五年)壬午朔,朱棣前往京师(南京)南郊天地坛的大祀殿,登极祭告天地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洪武三十五年九月甲申,朱棣御奉天殿。大封靖难功臣。
公元139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享年71岁,因皇太子朱标早逝,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之后,因藩王权利过大而感到忧虑,且诸王仗着长辈的身份对其多有不逊,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齐泰和黄子澄等人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削藩政策,同年7月,因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了周王朱橚,同年8月,建文帝以周王朱橚谋反为由,将其废为庶人,流放云南,对于燕王朱棣,建文帝则派人暗中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