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丘成桐谈AI:帮助数学但不能改变数学中新社记者 杜燕 徐婧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数学对于推动人工智能(AI)等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而人工智能也可以帮助数学发展,但不
4月6日,复旦大学子彬院还在下着淅沥的春雨,这里迎来了被誉为“数学之王”的首位菲尔兹奖华人得主丘成桐。他将在第二天的“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讲述中国数学的现状与未来。这已经是第一财经记者半年内第二次与丘成桐面对面,人工智能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熊杰 通讯员 于欢)“要成为真正的数学人才,兴趣很重要,励志做研究,要少些功利心。”近日,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走进厦门双十中学,与学生“面对面”聊数学。在学校的阳光心坊,20多名双十学子与丘成桐进行了近距离交流。
【丘成桐:人工智能对思考有帮助 但无法从观念上改变数学发展】财联社4月8日电,第二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4月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表示,人工智能对思考有帮助,但无法从观念上改变数学发展。
【来源: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 徐金忠)“2024经济、科技与交叉科学研究国际峰会”日前在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复旦-斯坦福中国金融科技与安全研究院联合主办,由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康奈尔金融科技中心、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协办。
中新社上海4月7日电 (记者 陈静)第二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7日举行,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以“中国数学的现状与未来”为题作报告。丘成桐表示,一个国家数学的真正兴起,不在于“萧规曹随”,跟着其他国家的学者做修补工作,而在于自己走出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人物丘成桐,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终身教授。“数学家盼望的不是万两黄金,也不是千年霸业。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炯强)“未来三年是中国数学水平崛起的关键时刻”——昨天,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做客复旦,在第二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以“中国数学的现状与未来”为题作报告时这样说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连我这种做人工智能的人,看到ChatGPT这样的表现,都大为震撼。”发出这种感慨的,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沈向洋。作为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专家,沈向洋常年从事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原标题:人工智能:来自科学,改变科学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参观者与一款智能机器人进行“石头剪子布”游戏。新华社发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展出的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新华社发无人机在深圳塘朗山郊野公园里巡检。
4月20日,清华大学宣布,被《纽约时报》称为“数学皇帝”的“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这意味着丘成桐将全职任教清华。2019年4月,清华大学设立“讲席教授”席位,予以表彰在本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授、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