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民) 前一段笑着看完了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说的是蒺藜子与沙苑子的事,引经据典、洋洋万言、以讹传讹,力图把本不相连的两样物什糅合在一起,岂料漏洞百出贻笑大方。 关于蒺藜子与沙苑子,有联系更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作为中药材都根植于同州大地,区别在于从性味到功效风马牛不相及。
【中药名】沙苑子 shayuanzi【别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英文名】Astragali Complanati Semen。【来源】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成熟种子。
来源:【渭南日报】帖永刚国庆前夕,和一位文友相约冒雨回了一趟大荔老家。听说赵渡镇有美丽的沙苑子花儿绽放,于是朋友们一起去采风。到了沙苑子园区,放眼看去,雨幕中只见千余亩沙苑子田地里,各种颜色的沙苑子裹在一片如烟如雾般纤柔的雨网里,构成了一幅唯美曼妙的雨中沙苑子独特亮丽的风景。
蒺藜不是沙苑子蒺藜,为蒺藜科蒺藜属一年生匍匐草本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值得指出的是,另外一种中药——沙苑子,也被称为沙蒺藜、潼蒺藜,为豆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扁茎黄芪或华黄芪的种子。中药处方开出蒺藜时,是指刺蒺藜,如果开出潼蒺藜,则指沙苑子。
一、典籍摘要《本草汇言》:“沙苑蒺藜,补肾涩精之药也。其气清香,能养肝明目,润泽瞳人。补肾固精,强阳有子,不烈不燥,兼止小便遗沥,乃和平柔润之剂也。”《本草从新》:“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本草衍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本草纲目》:“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
长期以来,沙苑人民求生存、谋发展,勤劳简朴,精耕细作,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光彩厚重的沙苑农业文化,培育出了丰富的物产,创造了许多驰誉全国的上名优产品,正如《新唐书》记载,沙苑的“靴”、蒺藜等为唐后历代贡品。“吉利茶”之本——同蒺藜明李楷有《蒺藜子别传》曰:“子苑产,亦名蒺藜,然不刺
沙苑子,又叫潼蒺藜,沙苑蒺藜,是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本草从新》中记载,沙苑子可以“补肾,强阴,益精,明目、长肌,健肤;治带下,痔漏,性能固精。”可见,沙苑子能够使眼睛明亮,肌肤丰满滋润,长期服用还能够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