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 胶囊房,昨日成为武汉市两会的热词之一。不少代表委员都关注到了本报昨日的相关报道,并提出了自己对整治胶囊房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支招公开曝光拒不整改的户主武汉市政协委员张再强认为,胶囊房问题关键要从源头管控。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分割成十多间小房子对外出租。
近日,武汉市的李程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反映,2020年10月,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其名下位于武昌区团结新村南区小区的房子里,装修隔断设施被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强制拆除,理由是其将房屋隔断后出租,该户为“胶囊房”。
(长江网记者 王刚 吴吟溪)近日,长江网报料热线027—66668888接到多名武汉市民的投诉,称小区内有业主擅自将自家的房屋改建成“胶囊房”对外出租,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均得不到解决,希望媒体予以曝光。接到线索后,长江网网记者随即展开调查。【相关部门“踢皮球”,胶囊房如何管?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18日讯(记者杨荣峰)12月18日晚8点30分,由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全媒体监督类栏目《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播出问题短片《“胶囊房”屡禁不止 联合执法待何日?》。(图为电视问政播出问题短片《“胶囊房”屡禁不止 联合执法待何日?》。
极目新闻见习记者 黄志刚视频剪辑 杨凝寒改变住房原有的格局,将其分隔成“胶囊房”出租,由此引发的房屋漏水,墙体开裂、变形一直得不到解决。最近,家住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高雄社区的董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
(楚天都市报)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湘隆时代大公馆小区,一顶楼房主“巧用心思”,圈占楼顶公共区域,上下连通建起15间胶囊房,可同时住60人。昨日,这一尚未投入使用的超大胶囊房,被当地房管、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强制拆除。
长江商报消息今后不得审批以小区居民住宅为校舍的民办教育机构本报讯(记者 柯美杰)武汉中小学周边住宅小区内有大量培训机构,在给小区居民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昨日,武汉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做好住宅小区违规办学整治工作,今后不得审批以小区居民住宅为校舍的民办教育机构。
最近,在汉阳区房管局法制宣传日上获悉,武汉市委、市政府发布最新通知,首次对群租房给予明确定义。出租住房每室居住不得超过2人,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有法定赡养、抚养义务关系的除外。其中,除人均居住面积要求外,还有3种房屋租赁情况,被纳入综合治理范围。
直到昨天,武昌文豪苑业主许女士仍不确定:自己该不该为中介公司在名下房屋内的违规隔断买单。一周前,她收到了一份房管部门下达的“胶囊房”整改通知,要求尽快拆除房屋内的违规隔断。房屋中介认为利益受损,向许女士索赔5000元。
楼上业主将房间改成8间“胶囊房”对外出租。每间“胶囊房”均有卫生间,造成楼下胡爹爹家四处漏水。80余岁的胡爹爹家住光谷,小区临近商业街,许多业主将房屋分隔成多个“胶囊房”对外出租,给小区治安带来很大隐患。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视频剪辑 王峻通讯员 郑上一套单位的房产,却因其他单位在公共走廊上修建胶囊房后,近3米宽的通道无法通行,房主只能望房兴叹。日前,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道联合消防、公安等多方力量,实施联合行动,对这处占用公共通道修建的违法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