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人体中70%都是水。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观察市面上任何一个饮用水品牌,你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在强调水本身的品质。问题在于,好的水源在哪里?中国人长期处在饮用水安全的危机之中。
近年来,石台县践行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路径,擦亮 “石台硒泉” 招牌。全县12家硒泉企业集群发展,2024年综合产值超 1.48 亿元,同比增长 20.3%,产品畅销沪苏浙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实现从生态资源到全国产业品牌的跨越。
石台硒泉,“南”以忘“淮”。5月11日傍晚,“硒品出山,引客来石” 2024安徽“石台硒泉”暨文旅宣传推介月第三站走进淮南市中央公园,活动吸引了硒泉硒品企业代表、涉旅企业、市民以及高校大学生,共赏皖北夜色,共绘石台淮南新蓝图,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在石台县硒泉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县委、县政府集聚各方力量聚焦石台硒泉产业,共商发展大计。这也预示着该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从资源禀赋来看,石台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和富硒资源。
安徽位于南北方分界线处,大部分城市在南方,也有几座城市在北方,是一个很尴尬的省份,有人说它属于南方,也有很说它属于北方,安徽这个省份中的城市南北部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南部基本都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特征,北方则是靠农业为生。
84.6%的森林覆盖率,99%的土地富(含)“硒”。这就是“富硒负氧”的石台县。2023年10月28日,石台县正式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多年以来,石台县以绿色打底,以“硒”兴业,推动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书写精彩的“两山”实践石台答卷。
中新网合肥7月27日电 题:安徽石台主打“硒游”绿色文旅产业作者 刘浩7月25日至26日,中央驻皖新闻单位绿色发展池州实践基地揭牌暨中央媒体看池州活动在安徽省池州市开展。26日上午,多家中央媒体代表走进池州市石台县,开启了一场“硒游”探访之旅。
酱,这一饮食文化中的经典调味品,承载着近3000年的历史韵味。在皖南山区的石台县丁香镇,有一家坚守传统制酱工艺的企业——“老酱园”,其创始人封正军,专注于这一方酱缸天地,以匠心“雕琢”每一滴酱料,让古老的制酱技艺在现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酱。
石台县矶滩乡山峦叠嶂、自然资源丰富,全乡山场总面积达1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9%,植被覆盖率94%以上。当地百姓凭借着“靠山吃山”的智慧,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山林育“绿金”,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眼下,正是各地秋粮收获时节。在安徽石台县的库山村,当地种植的优质富硒米正在大规模收割,漫山金黄的梯田美景还成了当地的旅游招牌。在遭遇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今年水稻产量收益如何,金灿灿的梯田给村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总台央视记者张腾飞现在就在库山村的秋收现场,听他来介绍一下现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