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是战国晚期楚国的王级墓葬,大墓受过盗扰,墓内文物赖以保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改变,考古人员正在对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记者从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近期在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清理时,发现了两件漆木器残片,带有文字。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通讯员 向蓉北有兵马俑,南有车马阵。楚王车马阵(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现已发现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布局最为完整的周代楚王陵陵园,以气势恢宏的楚王陵、威武壮观的车马阵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仅有,天下第一”的楚王陵典范。
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 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墓主人究竟是谁?出土了哪些珍贵的文物?墓里有没有什么文字记载?有什么重大意义?
蒋赞初(1927年5月5日—2024年7月15日),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荣誉资深教授、江苏省社科名家。2024年7月15日,蒋赞初先生于南京逝世,享年97岁。
武王墩一号墓西室出土的双足俑。张闻捷供图">武王墩一号墓西室出土的双足俑。 张闻捷供图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巨大规模与宏伟气势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只有秦国才会制作规模庞大的俑阵陪葬,并被汉人所继承。这次武王墩一号墓的发掘,就为我们带来了一支全新的、来自南方大地的“兵马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朽的玉甲——汉代文物精品展”展出的部分徐州汉代文物。金缕玉衣、双联玉管、“S”形龙玉佩……在匈牙利塞克什白堡市圣伊什特万·基拉利博物馆“不朽的玉甲——汉代文物精品展”现场,一件件精美文物吸引观众细细欣赏。
安徽寿县是楚国最后的都城所在地。1933年在寿县楚幽王墓出土的楚大鼎,是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距今已有约 2600年的历史。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也是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国家公祭鼎的原型。为何说楚大鼎是青铜界的“王者”?
国宝画重点丨关于武王墩墓的核心知识点,都在这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16日在安徽省淮南市举行,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主墓的木椁室布局。
来源:齐鲁晚报 楚国大墓一朝现举世皆知武王墩近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重要进展工作会议在安徽召开,武王墩主墓(一号墓)阶段性发掘成果首次公布在世人面前。然而鲜有人知的是,此次武王墩一号大墓的发掘也有山东考古力量参与。
来源:新华网铸客大鼎,又称“楚大鼎”,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1933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鼎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主要用于祭祀宴飨,流行于整个青铜时代。楚大鼎不仅工艺高超,且腹部和足部都刻有“安邦”二字,堪称典型的“国之重器”。
来源:【人民网】记者从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淮南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进展工作会上获悉,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主墓的一尊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大于已知最大的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这可是个重磅级发现。要知道,楚大鼎可是鼎鼎有名的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