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夫人”数字人疑似复原专家自己?该如何解开观众的疑问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网友称,“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与主导该项目的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极为相似,怀疑专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对“辛追夫人”的面容进行的复原。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网友称,“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与主导该项目的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极为相似,怀疑专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对“辛追夫人”的面容进行的复原。
制作/王悦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尹鑫 记者 尹鸣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网友称,“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与主导该项目的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极为相似,怀疑专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对“辛追夫人”的面容进行的复原。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辛追夫人”,以其保存完好的遗体震惊了世界。50年后的今天,湖南博物院借助尖端技术,成功将这位两千多年前的贵妇以数字人形象呈现,为全球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长沙晚报5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李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又正逢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它以上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出土时的头部扫描X光片
“我们复原的原则是方法科学,运用领先的复原研究成果技术与扎实雕塑技能作方法支持,容貌真实客观,严格按照尸体的颅面结构类型去推断,不臆造、不迎合‘辛追是美女’的过去流传性喜好,通过现代先进的三维技术进行精雕细刻、渲染肌肤毛发质感,达到人物形象生动并且有艺术张力效果。
从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传来的一组组数据,印证了“马王堆”文化IP的含金量。此前橘洲君写过了马王堆汉墓的历史,今天我们通过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等专家学者的视角,看看马王堆汉墓保护、展示、利用、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近日,湖南博物院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并组织专家学者对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进行解答。 辛追夫人是长沙人吗?这个话题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中国颅面复原专家袁中标回应,从人种学领域看,我国汉族人的相貌差异细微,至今未能考证出辛追夫人的出生地以及籍贯。
辛追夫人最早的复原人像是在2003年根据赵文成教授绘制的复原像进行雕塑的,放到现在来看这座汉代辛追夫人的塑像仍然非常漂亮,也很符合大家对古典美的固有印象。这版的辛追夫人复原图非常成功,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呈坐姿,年龄大约35岁,皮肤肌理清晰可见,毛发材质高度逼真,服饰妆造根据出土文物1∶1还原,体形体态甚至手部细节也依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时情况复原……5月17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湖南博物院(以下简称“省博”)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
——“辛追夫人”3D数字人问世探秘 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李叶 很少有一位老太太跨越2000多年还能如此牵动人们的心。5月17日,湖南博物院发布了“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分别为年龄约35岁的全身坐姿版和50岁左右的头部形象,引发网友热议。
中新网长沙9月5日电(鲁毅 邓霞 张雪盈)50年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惊世发掘,揭开了一幅跨越两千年的西汉画卷。50年后,在已有的考古发掘成果基础上,马王堆汉墓的研究推广又将开启怎样的精彩?8月18日,湖南博物院“博物馆之夜”快闪表演现场,一名身着汉服的舞者在展品旁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