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报道的神童可谓多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六岁主演演奏会;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十三岁创作了三部奏鸣曲;巴西有个六岁的幼儿,写了一本六十页的书,已经出版,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英国有个5岁的小女孩能创作诗歌,还有个8岁的女孩竟能记5种语言。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在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中,各位观众又再一次被惊艳到了。这次是一个5岁的“萌娃”王恒屹,别看他年龄小,但是本事却很大。他小小年纪站在台上却气场强大,在和比自己大3岁的选手挑战时也不占下风。
为更好地总结本报《中国人口报》1996年历时11个月,共刊出36期的“早期教育与智力投资”专题讨论的成果,1996年11月4日,本报编辑部邀请首都幼教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代表召开了“早期教育与智力投资”研讨会。
“神童”这个词,自带流量自带话题,谁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神童是天生的吗?还是可以后天“制造”的?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用亲身实践给出了他的答案:天才是可以批量生产的。
7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发布了2024年少年班录取名单公示,来自上海的12岁“小孩哥”刘尧进入名单,由于年龄太小,他的出现让舆论在多年后再次对“少年班”给予了强烈关注。中科大少年班是怎么成立的?少年大学生又是怎么被选拔出来的?
现在家长的钱包,一半被房贷榨干,另一半全砸进兴趣班的‘无底洞’!”985高校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明教授在最新教育论坛上痛心疾首:“我调查了3000个家庭,发现90%的家长正在用血汗钱摧毁孩子的未来!”话音刚落,现场家长一片哗然。
导语:哈佛“零点计划”追踪全球3000名天才儿童发现,78%的天赋未被家庭真正识别,35%因错误教养方式被永久掩埋。如何用科学方法保护孩子的独特天赋?这篇干货避坑指南请收好。---一、警惕天赋的“隐形杀手”:90%家庭踩过的3个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