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陕西商洛人,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湘青年英才,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长株潭标志性工程计划等多项科技项目。
在华科大,他们以智慧为翼以科研为梦在学术道路上勇毅前行点亮璀璨“星”光时光不负赶路人今天,一起走近我校这10位2023-2024学年度研究生“学术新星”奖学金获得者听听学术新星们的“研”途故事——01电气学院 孙宇轩他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组建“无限磁控”医工交叉团队,瞄准胃肠道疾病
山东社会科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山东省委直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建院以来,山东社会科学院深入实施科研立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开门办院战略,努力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高地、山东省委省政府重要“思想库”“智囊团”、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高端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
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13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读特融媒记者 邱思艳)这一年,谁在科研领域有了突出成就?这一年,有哪些耀眼的“科技之星”脱颖而出?12月13日,由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读特客户端联合推出的2023“深圳科技达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管华诗工作照带领团队在实验室主持编纂了中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志书《中华海洋本草》指导科研人员开展工作与沙淑红(右四)一行合影留念德州日报记者尹晓燕通讯员冉祥宇个人简介管华诗,汉族,1939年出生于夏津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发布了一则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系列的拟聘用人员公示信息。其中包括:李悦文,女,2000年6月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拟定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特任副研究员岗位。
"一代新星陨落,英才早逝!"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李海增,年仅34岁,却突发心梗离世。 这位科研新秀的英年早逝,不仅是山大的损失,更是整个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天妒英才,令人扼腕叹息!青年才俊、学术新星,这些闪耀的标签,本该伴随李海增教授创造更多辉煌。
大众网记者 王瑜 通讯员 孙艳 烟台报道“博士毕业,我投的第一份简历就是烟台大学。”在3月30日举行的烟台大学2024年博士论坛上,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侯传信作为青年教师代表,正为与会专家学者们分享着他在烟台大学四年工作、科研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