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沟县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实施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战略,持续提升工业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扶沟禾瑞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学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1月20日一大早,“中原菜都”扶沟县柴岗乡翟楼村的蔬菜大棚里暖意融融。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菜农陈二飞种植的芹菜长势喜人,数十名村民忙着摘菜、打包、装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有这么好的收成,为啥还要出去打工?
本台讯 “我们乡今年西蓝花秋季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目前已经大量上市,今天一级品收购价每斤三元。西蓝花已经成为吕潭乡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扶沟县已成为全国西蓝花种植面积在3万亩以上的17个县(市、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县。”10月28日,扶沟县吕潭乡党委书记刘怀梅介绍说。
本台讯 9月22日是农历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扶沟县在大程文化广场举办了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现场,当地各乡镇、企业以13类178种特色农产品集中展销的形式,全方位展现扶沟农业农村发展新成果。
自扶沟县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活动开展以来,居民的消费热度持续攀升,进一步为当地市场消费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在扶沟县各家电卖场,“以旧换新”政策的宣传展板格外醒目,各类商品明确标示出享受补贴的产品及其额度。
近年来,扶沟县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绿色食品品牌建设步伐,强力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品牌战略。素有河南“菜篮子”之称的扶沟县瓜果菜种植总面积达52万亩,年产蔬菜370万吨,实现年产值46.
【来源:周口广电融媒】今年以来,扶沟县练寺镇坚持“因村施策、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战略,围绕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积极引进高效农业产业,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走进该镇张店村蔬菜种植园区,大棚内郁郁葱葱的冬季荆芥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工人们正在紧张地采收、扎把打包,一派繁忙景象。
大寒时节,扶沟县城郊乡占地500亩的安冠智慧农业产业园蔬菜大棚内暖意融融,绿油油的黄瓜身披柔刺、头戴黄花,挂满藤蔓。“自从黄瓜有了商标,价格高了,销路也好了!”拿起两根刚摘的色泽绿、瓜条直的黄瓜,菜农赫伟明高兴地对前来走访的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说。
今年以来,扶沟县江村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羊肚菌、丹参、早春西瓜等种植领域积极引导扶持,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菌菇产业蓬勃发展,撑起“致富伞”。
当下正是各类蔬菜育苗的黄金期,作为蔬菜生产大县,扶沟县提前谋划,抢抓农时,全力做好蔬菜新品种培育、秧苗管护工作,为新一年蔬菜生产开好头、起好步。人勤春来早,大棚育苗忙。在扶沟瓜菜蔬菜育苗基地温室大棚内,一株株培育好的优质种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时至新秋,8月26日,位于扶沟县桐丘街道西关社区的鹏程家庭农场里,纵横交错的葡萄架整齐排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自绿叶中探出。葡萄架下,面带丰收喜悦的果农手脚麻利地进行着疏果、绑枝、采摘、分拣、装运。“今年的天气前期温度高、雨水少,葡萄长势不错,效益也很好!
今年以来,扶沟县韭园镇以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提升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订单化、电商化种植模式积极发展荠菜种植特色农业,进一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走进当地的百亩荠菜种植区,荠菜青绿的茎叶、白嫩的细根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来源:中国日报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河南省扶沟县政协聚焦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全产业链等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发动委员担当履职,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广大政协委员带着使命下沉一线,投身“双助”,共同为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
近日,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到扶沟县暗访调研乡村振兴、农业生产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四高四争先”,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前景更加光明、农民生活更加美好。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丁 艳 光明日报通讯员 金月全高亢嘹亮的唢呐声,名曲《百鸟朝凤》被河南省非遗项目沈家唢呐第六代传承人沈六表演得精彩绝伦,台下数百群众欢呼雀跃、掌声雷动……这是不久前,河南省扶沟县政协调研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时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