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古今中外,每次鼠疫暴发都无异于一场灾难,有时甚至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人间惨剧。而1910年发生在我国东北的鼠疫,却因一个人的有效应对得到了快速遏制,成为鼠疫抗争史上难得的成功典范,这个人就是伍连德。1910年11月9日,在我国哈尔滨傅家甸地区爆发了鼠疫。
来源:【黑龙江日报】亚冬圣火映古街,冰城魅力绽光芒。2月3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迎来高光时刻,第九届亚冬会“第一棒”火炬在此点燃并传递。跳跃的火苗似灵动使者,于古老街巷间轻盈穿梭,携着冰雪梦想,跨越漫长时空,与百年老街深情相拥。
老道外是哈尔滨的发源地之一,百年前的哈埠只有东西两区,东区便是道外区了。道外区曾经又叫滨江县、滨江市。1932年又称为东、西傅家区,俗称傅家甸。傅家甸全景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同时改“松花江镇”为“哈尔滨市”。当时,傅家店没有被划人中东铁路的附属地。
在这条美食街上,很多店铺门前都挂着幌子,幌子是早些年饭店特有的标志,店家在早上挂上幌子表示开始营业,晚上摘下幌子表示关门、闭店,挂一个幌子的是低档小店,只经营包子、粥等大众小吃,挂两个幌子的是中档餐馆,经营各种炒菜,可以承办宴席,挂四个幌子的是高档饭店,经营各种宴席,客人点什么,饭店就要做什么,挂出四个幌子,既是店家自信的表现,也是对顾客的一种承诺,幌子的数量最多就是四个了。
街名,是城市文化的符号,承载着城市历史,体现着城市风格。哈尔滨有2000多条街道,街道名称林林总总。从开埠以来大部分街道名称都“坐不更名”传承至今,也有不少街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名改姓”,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洋街名带有殖民文化色彩洋街名大都带有殖民文化色彩,就像旧时的上海滩一样。
靖宇街与头道街交口,有三座各具特色的建筑,丰富奢华的装饰手段营造热烈的氛围。建筑主人极尽所能炫耀的财富与骄傲,穿越百年扑面而来。这个一梁一栋都带着高级审美的十字街口,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影像的地点。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的“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