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学研究从“马拉松”到“加速跑”,纵观人类历史,大量先进技术成果涌现,随之向产业界转化,最终实现社会经济指数级增长。事实上,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范式一直在迭代:几千年前是经验范式,几百年前是理论范式,几十年前是计算范式,十几年前是数据范式,而今迈入人工智能(AI)范式。
原标题:人工智能会带来怎样的科研范式变革【专家点评】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杨小康1 许岩岩1 陈 露1,2 王韫博1 高 岳1 田济东1 俞 凯1,2 金耀辉1 梅 宏3*。文章源自:杨小康, 许岩岩, 陈露, 等 . AI for Science:智能化科学设施变革基础研究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 59-69.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820004。
文章源自:陈云霁, 郭崎. AI for Technology:技术智能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实践与未来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 34-40.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1123004.
8月8日上午,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首届科学智能峰会在线上召开。为期4天的科学智能峰会,主题为“AI for Science:共创新未来”,旨在深刻剖析AI for Science的发展趋势,探索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的深度融合。
近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行动计划》由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共17个部门联合印发,这是国家数据局揭牌两个多月以来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的首个文件。
【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关帅康 实习生 冯译可 蓝晓宇 文 洪昊旸 摄像】1月25日,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融对接活动于郑州高新区举行,旨在促进郑州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助推河南省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建设。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科学研究智能化发展大势所趋。
编者按人工智能是引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领域、核心驱动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赛道。日前,河南数字化转型推进会议在郑州召开,就扎实推进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进行安排部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必将为新形势下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