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民国年间名震中国珠山八友中的核心成员,他能绘山水、花鸟,尤善人物,早年师从中国陶瓷美术大家汪晓棠,27岁便以瓷画《富贵寿考》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是我国瓷上彩绘人物的开山鼻祖,后苦心钻研,以非常人的毅力在文学素养、瓷画技艺上不断精进,成为瓷画史上的一代大家。
“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是彩绘人物画的高手,笔者藏有其绘制的粉彩“陌上桑”瓷板画,纵38.3厘米,横25.2厘米。画面左边,一棵老桑树挺拔于竹篱和一片新篁之中,粗壮遒劲,瘿结密布,上面主干已撑出画外,众多斜伸的枝叶呈现出了古桑的枝繁叶茂,蓊蓊郁郁。
王大凡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作为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作品是不缺市场的,佳士得2024The Henderson亚洲艺术拍卖周上,其一件粉彩李铁拐图瓶就取得了人民币约37万的成交价,可见市场广阔。
瓷板画:以画入瓷,兼具中国书画和陶瓷艺术之美,百年不变色,易于保存和观赏,是值得珍藏的传世艺术品。瓷板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大约出现在明代中期。至清中期,瓷板画装饰开始逐渐增多。在晚清民国,新粉彩出现后,瓷板画装饰一直流行于世。
珠山八友以瓷入画,用胎作纸,历史上首开画家在瓷器上落款留名的先河。“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一种文化符号,不仅仅是景德镇地区性的名家作品,它们代表的是民国范风雅的瓷绘艺术,相当于民国的官窑,艺术价值应可超过晚清官窑。
王大凡,珠山八友主要发起者和创立人,中国现代文人瓷艺术领军人物, 王大凡--中国近现代文人艺术瓷开创者、领军人,其25岁作品《富贵大寿考》就在1915年万国博览会与茅台同台获得金奖,奠定其陶瓷艺术地位,他与王琦创立的“珠山八友”在中国现当代陶瓷百年中占有卓越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