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仍在持续热映。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哪吒三界往事》一书,这是电影官方团队原创的番外篇绘本,由电影的主创人员绘制。精美的手绘色彩斑斓,加上水墨笔触,凝聚着创作者的匠心,把电影中未讲过的故事呈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哪吒2》的爆火,哪吒这一形象又一次成为老生常谈的角色。哪吒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你了解多少?1.哪吒与石矶娘娘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曾与石矶娘娘有过一段故事。石矶娘娘是截教的女仙,她手下的弟子金大升被哪吒打死,石矶娘娘因此怀恨在心。她来到陈塘关,找到哪吒,企图报复。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18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名。日日更新的铺天盖地的排山倒海般的票房喜讯,让人越看越欢喜。让人越“挖”越喜欢的除了“吒儿”和他的家人小伙伴们,还有电影制作团队——一群以导演饺子为代表的动画电影人。
楔子:从混天绫到风火轮,一个反骨仔的封神之路“在《封神演义》的仙魔战场上,踩着风火轮的哪吒,可能是最让家长头疼的‘熊孩子’——他闹海杀龙、剔骨还父,却在民间香火中稳坐‘中坛元帅’。但若细翻古籍,这个三头六臂的神童,实则是佛道儒三教妥协的‘缝合怪’。
这个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毫无疑问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据网络数据平台,截至2月8日18时39分,《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突破8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80亿元的影片。虽改编自传统神话,但电影抓住了当下的社会情绪,成为一部全民都在讨论的现象级的作品。
“哪吒”一词来源梵语Nalakūvara,全名是那吒俱伐罗或那罗鸠婆,最初音译那吒,原为印度教神祇,后来进入佛教体系进而传入中土。自此,哪吒便以毗沙门天王的眷属身份出现,被认为是毗沙门天王之子,同时还兼有一重武将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