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20日讯 2023年6月12日7:50分,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的宁静。“36岁男性,车祸伤,多发肋骨骨折,血胸,失血性休克,血压70/40mmHg,血氧90%,预计胸腔出血量2000ml,马上手术。
4月17日,宁津县中医院外一科联合麻醉手术科运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成功抢救一名脾破裂、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据了解,40岁的刘先生因为意外摔伤来到宁津县中医院就诊,外一科医师张亮通过检查发现,患者左侧肋骨断裂并伴有脾破裂。
记者 韩虹丽 通讯员 孙方雷目前大量的术中出血和异体输血仍是外科手术面临的巨大挑战,人们对于手术的恐惧大多源自出血的担忧。大出血时血库告急怎么办?稀有血型没有匹配的血源怎么办?输注异体血产生并发症怎么办?
鲁网3月5日讯近日,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成功引进并应用了先进的自体血回输装置,截至目前,已有20余名手术患者从中受益。这项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医院手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自体血回输用于创伤急危重症手术,实现“用自己的血救自己”。
手术缺血怎么办?自体血回输技术是妙招,尤其在“血荒”时期,可大大缓解用血紧张的压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是开展自体血回输技术成效显著的医院之一,今天就有请中大医院麻醉科主任尹宁做客官微,说说自体血回输那些事儿。本期嘉宾尹宁中大医院麻醉科主任小编尹主任,您好。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肝脏情况一切正常,不用担心!”日前,17岁少年小王拿到自己的化验结果后喜笑颜开。就在半个月前,他刚在火箭军总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输血科主任李军欣喜地说,他能够重获新生,最关键的是得益于自体血回输的“护航”。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何晓玲)近日,安陆市普爱医院麻醉科为一例罕见血型(AB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的患者,成功开展了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顺利完成3D腹腔镜下脾切除+食管下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胆囊切除术,这是该市首例熊猫血患者利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完成手术。
目前,血液是一种无法人工合成、也不能长期保存的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足量、安全、持续地血液供应,是开展临床医疗救治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表示,当前,我国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应用的普遍性有待提升。
日前吉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吉林省关于修订血液光量子自体血回输治疗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医保支付范围的通知吉林省关于修订血液光量子自体血回输治疗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医保支付范围的通知各市(州)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委,长白山管委会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局,梅河口市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局,相关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