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文化,如涓涓细流,无声无息中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它是连接一个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更是维系民族情感和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
□袁强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议总结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江苏历史文化深厚,非遗琳琅满目。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非遗研究、保护、传承、传播”。非遗如何“守得住”“火起来”?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在热议中擦出不少火花,对非遗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亓玉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六星街的民俗文化陈列馆里,来自不同民族的市民,用手风琴共同表演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当悠扬的琴声、熟悉的旋律响起,台下观众也跟着一起唱起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通讯员 冯文强 马珍珍 “正月里冻冰立呀春消,二月里鱼儿水呀上漂、水呀上漂来……”“五月那十三,娃娃那舅舅来,打发女娃子割韭菜,点点花儿开……”在靖远县黄河之畔的休憩小亭中,时常飘荡着悠扬的歌声。
【开栏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追寻千年文脉,讲述薪火相传的故事,感知国潮风起的澎湃,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闪耀全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是文化传承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的澎湃浪潮中,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我们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非遗传承之路并非坦途。在时代的变迁中,许多非遗技艺面临着失传、遗忘的困境。
“正月里冻冰立呀春消,二月里鱼儿水呀上漂、水呀上漂来……”“五月那十三,娃娃那舅舅来,打发女娃子割韭菜,点点花儿开……”在靖远县黄河岸边休憩的小亭里时常传出悠扬的歌声,虎宁和同伴经常在这里吟唱极具地方特色的靖远民歌,靖远民歌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旋律。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本报讯(记者 张俊瑛)12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那志茂深入闻喜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旅产业发展、代表联络站运行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宗泽参加。“闻喜花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新网广西三江3月15日电 (谢以科 荣任 杨志雄)三江农民画育苗基地揭牌仪式近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举行。三江侗族自治县正通过种文化、搭平台、兴产业等方式,推动三江农民画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文化产业引领侗乡民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雁鹅界非遗集市怀化日报全媒体讯花瑶挑花、打铁、唱傩戏……12月14日上午,全国乡村网红培育计划推广应用单位(怀化)示范活动暨“亮嗓队歌”村晚系列活动非遗集市展销展演在溆浦县统溪河镇雁鹅界举办,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为游客们带来形式多样的传统民俗和非遗体验活动。
来源:光明日报 【文化中国行】“龙头高一点!二号位慢一点!”1月26日下午,重庆市铜梁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寒假公益托管营,孩子们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彩扎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逯德军的带领下,学习舞龙的初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