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人类远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在今贵州境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达300余处。几乎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在贵州都可以找到代表。从史前时代起,古人类之间便通过迁徙等方式开始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交流。
作者:保燕刚在云南、贵州历史上,一千多年前分别由两大家族进行土司式治理,即云南的爨氏和贵州的杨氏,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巧合和共同点。爨氏在云南的治理从公元333年(东晋咸和八年)开始,这一年爨家的从政干部爨琛被晋朝中央政府任命为交州(越南中北部——那时越南还属于中国)刺史。
我们从哪里来,又在哪里停留?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移民的根、移民的源、移民的出发地,特别是明清以来的移民。比如说四川以至云南、贵州,都有相当一部分人说自己的老家是湖广麻城孝感乡,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麻城市,明代的孝感乡就在当时的麻城县内。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清末贵州先贤莫友芝清道咸年间,贵州学术名家以郑子尹、莫友芝二人最著。莫友芝(1811-1871年),字子偲,贵州独山州(今独山县)兔场人。他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父亲莫犹人字与俦,又号杰夫、寿民。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洪边宋氏在宅吉和洪边动工兴建不少寺观楼亭,如在宅吉修建世禄堂,晚翠楼;在洪边修建会景亭、万松亭、无边风月楼、崇圣观。通化寺;在城南圣寿寺建贞松亭等。已有不少文章作过介绍。我觉得有些说法要作些补充和匡正。会景亭。
“老表好,我们回家了!”4月13—14日,石头记江西社暨湘赣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在南昌市老年大学大礼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湘赣两地的文化亲缘和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进行了深入讨论。活动吸引了来自湖南和江西的文化学者,石头记读书社书友,南昌市老年大学优秀学员等400余人参加。
为什么要开展屯堡考古?什么是屯堡考古?如何开展屯堡考古?8月29日,在“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讨会分组讨论现场,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发言时的“三个为什么”,将屯堡文化拉入考古学视野,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赞同。为什么要开展屯堡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