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开始起步。1955年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提出于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的电视台的计划,周恩来总理随即批示将此事列入文教五年计划讨论并组织实施。
1958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开始起步。1955年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提出于1957年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的电视台的计划,周恩来总理随即批示将此事列入文教五年计划讨论并组织实施。
二十七年前的中央电视台马上又到五四青年节了,我又翻开老照片,回忆二十七年前的情景。而中央电视台也经过近三十年的变迁,这幢建筑虽然还在,但与首都飞速发展的城市相比,显得有点“土气”,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广播电视发展事业的历史辉煌。
昨日上午六时,北京电视台正式启用了新台标,在旧台标的基础上进行了增添了新的元素,由原来的“BTV北京卫视”变成了“BRTV北京卫视”,其英文是“BEIJING RADIO & TALEVISION”的简称。
今天,我们很多人不由自主地选择远离了电视,像笔者本人,至少十年,遗弃了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习惯。中央电视台这个名称正式挂牌,是在1978年5月1日,之前一直叫“北京电视台”。我们可以从电视节目表的“通知”里看到“中央电视台”改名的这一重大节点,但是,比较一下之前与之后的节目单,会发现,虽然改名了,但节目的每天结构与布局,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我们先看看“中央电视台”最经典的节目“新闻联播”,它的时间定位在每晚7:00,实际上,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改变了中国人的晚间时间摆布。“中央电视台”无形中把每晚的最重要的时间定在七点,然后黄金时间、白银时间、青铜时间按照这一时间脉线,向后延伸,这样的时间分布轨迹,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夜生活习惯。
从黑白到彩色,再到液晶高清和现在的3D,电视都在发展,电视节目的演播厅怎么能不进化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78年正式开播,至今已37年,它的布景也随着年代一直在变。今天就来看看《新闻联播》的演播厅是如何成长的越来越高端大气吧!。
勃氏1982年11月10日去世,《人民日报》发的讣告,对勃氏多有肯定,罕见地无贬斥性话语。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部由东德、苏联制作的电视剧《卡尔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在当年轰动一时的引进的电视剧《来自大西洋的人》《加里森敢死队》队列中,算不上太引人注目,但却可以视着中苏关系悄然回升的第一个节点。
电视机,昔日家庭娱乐的中心,已逐渐沦为“家中的摆设”,我们已不再手握遥控器,切换着各种频道,但它所承载的,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情怀。1958年3月,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为纪念这台电视机的诞生,特以首都“北京”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