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琉璃生产企业推出众多蛇年主题创意琉璃制品,受到市场青睐。博山区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琉璃生产历史悠久,当地已发展琉璃生产企业12家、工作室65个。1月9日,在淄博市博山区的西冶工坊,工匠在加工琉璃工艺品。
停更了俩礼拜,原因如下:一,春节期间玩的地方太多,眼睛看花;二,二哈同学上周末好巧不巧,病毒性感冒突然发烧,我得在家呵护他,不然老唐会打断我的腿;三,也是最重要的,没成想春节后的经济大形势依旧如此恶劣,哪哪儿呈现着一片萧条----都没钱了,玩啥玩?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墨彩琉璃在传统琉璃的基础上,把传统水墨文化与琉璃艺术相结合,在琉璃上体现出水墨画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的特点,变幻与空灵于一体,重彩与飘逸相得益彰。博山匠人们的手艺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山东省淄博市是琉璃主产区之一。通过技艺创新,如今的琉璃制品焕发出了新光彩,不仅具备更人性化的使用功能,还极具观赏性。近年来,淄博市200余琉璃制品企业及工作室,通过工艺创新、文化创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每年有300多万件琉璃制品出口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赵培珊9月11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热度不减。手串、鼻烟壶、琉璃葫芦精致唯美,小兔子、大青蛙、大鲤鱼有趣生动,“柿柿如意”“好事花生”惟妙惟肖……走进A馆琉璃馆,青春活力气息扑面而来。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杨秋云个性十足的镂空吊坠、戒指、耳钉等陶瓷文创饰品,居然是由3D打印技术制成的;荷花、兰花等各种各样的琉璃花朵,有的娇艳欲滴,有的含苞待放,给淄博的夏日增添了一抹亮色……每逢周末,在淄博的各大陶瓷、琉璃文创基地,都能看到游客选购陶琉产品的火热场
“这款茶杯的吹制工艺难度在于塑形部分,八个花瓣要做到均匀饱满。”3月10日,淄博市博山西冶工坊工艺品车间里,琉璃非遗传承人刘持君正手持铁杆,认真制作工艺茶杯。三月的淄博,乍暖还寒,烧制车间内30多度的室温,让身穿短袖T恤的刘持君汗流浃背。
在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上,十一大类共110多个品种,逾万件“山东手造”工艺品荟萃一堂。在淄博展区,琉璃制品琳琅满目,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宋苗向记者展示她原创的绿植小摆件,个个外观可爱、晶莹剔透,这样的多肉琉璃制品深受年轻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