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 2024年4月7日 ——在清明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惜食魔法袋联合手感麦夫、湖湘自然、豆霸咖啡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下活动——“清明青团的故事”。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提高大众对食物浪费问题的认识,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剩食盲盒”渐入公众视野。所谓“剩食盲盒”,是指商家采用盲盒的形式,将临近过期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低价出售。快要过期的食物常与廉价、低质挂钩,但通过购买和重新分配临期食品从而减少浪费却体现了一种可持续理念。“剩食盲盒”之外,临期食品如何物尽其用?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吕少威)在8月15日至10月16日两个月的活动期间,2024北京绿色生活季鼓励市民践行减排行为超1.66亿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31万吨,55万市民选择加入了减排队伍。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占锋 实习生 王如芸盒子里拆出来的不再仅限于手办玩具,玩盲盒的人也不再只是年轻人,甚至拆盲盒的地方从线下实体店搬到了线上直播间。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从线上到线下,从潮流玩具到美妆产品,从文具手账到数码配件,盲盒的身影无处不在。
半岛全媒体记者 田坤最近,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类、餐饮商家加入“剩菜盲盒”的这种新玩法,以临期或未售完食品为内容的盲盒低价售卖,迅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这些盲盒不仅价格亲民,性价比高,还巧妙结合了娱乐元素,让购物过程充满惊喜。
7.9元两杯咖啡、11.9元三个面包、19.9元十只寿司……当天没有出售完的食物被商家随机搭配,装入袋中,以优惠价促销。这种被称为“剩菜盲盒”的销售形式最近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很多年轻人甚至“蹲点”抢购。专家提醒,正值炎热酷暑,购买“剩菜盲盒”时,要注意判断是否变质。
文/图 全媒体记者赵琼、实习生张唐悦 在南昌,一家新开不到2个月的二手闲置服装工作室火了,一个月销售1000余件服装……到了晚上,临期的面包、蛋糕在百余家品牌面包门店变身“食物盲盒”引得许多年轻人的追捧。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饮料、零食等临期食品在专门仓储式超市也在热销。
你敢相信吗,如今抢剩菜都要拼手速了,79元便能享受到,五星级酒店的精品自助,简直不要太诱人。以至于抢“剩菜”变成了一股大热风潮,每天都有一大批的年轻人蹲点疯抢,运气好的一连七天都能抢到,运气不好的,十次里有两次才抢得到。
红网时刻新闻4月9日讯(记者 蒋雨岑)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近年来,清明节吃青团的传统成为商家的营销推广方式。三月,艾草青团频频登上淘宝热搜,平台数据显示热度达538.1万。
“剩菜盲盒”、5折面包、“夜折”超市……近期,价格低、折扣大的临期商品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头好。“临期商品折扣店”也越来越多,除了线下超市的临期商品区、地铁站内面包店的5折面包,线上还有小程序把临期食品设计成盲盒,广受年轻人欢迎。近日,导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红网时刻新闻9月17日讯(通讯员 易大力)秋风送爽,皓月当空,又是一年中秋至,花好月圆人团圆。喜庆佳节,也是消费的高峰期,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过度包装行为,长沙市雨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倡议,反对餐饮浪费,拒绝“月饼刺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种名为“剩菜盲盒”的消费方式悄然出现在大众视野内并在深圳等城市走红商家将当日未售完的食品以随机组合的形式打包低价出售既减少了食物的浪费又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向阳坊店员组合的15.9元“剩菜盲盒”。吴锡远 摄有消费者说:“‘剩菜盲盒’的出现,拯救了我的选择困难症。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雪薇近日,海都记者发现,“剩菜盲盒”销售愈发火热,售卖商家众多,几乎覆盖了福州主城区。六意便利、澳牛鲜奶吧、可斯贝莉等知名连锁均有售卖“剩菜盲盒”。那么其销售是否合规?食品安全又如何保障?海都记者进行了走访。临期食品变“盲盒” ,减碳又省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