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高气爽时,大雁就会排成“一字形”或者是“人字形”向南迁徙,等到来年春天时它们又会从南方返回到北方过冬。那么问题来了,大雁为什么不一直留在南方,而是要每年来回迁徙呢?大雁的迁徙路线迁徙并非是鸟类独有的行为,鱼类每年也会定期洄游;非洲地区的哺乳动物们每年也会来回迁徙。
秋天的空中,总能看到成群的大雁南飞。大雁作为时常被文人墨客歌咏的物象,具有非常丰富的寓意,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大雁是有名的候鸟,每当到了秋天,大雁便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比较温暖的南方过冬。到了第二年春天,它们再次经过长途旅行,回到北方产蛋繁殖。
来源:【湖南日报】11月3日,沅江市万子湖乡,大雁满天振翅飞。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京明 摄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山接星云,水涵日月,衡阳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人们相信诗与远方在这里交融共生。新近出版的《志说衡阳 · 一山一衡阳》,用一个又一个来自方志里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出了衡阳的魅力如何形成、衡阳如何一点一点地“火”起来——作为“火神”祝融的故乡,“火出圈”是衡阳的天赋使命。
【字说节气】作者:尹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国庆假期结束,迎来了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同“雨水”一样,“寒露”也是直接以物候命名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一时节,气温下降,露水凝结,“寒露”便以此得名。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北京时间10月8日21时16分迎来寒露节气,这是深秋的节令。此时节,露水盈盈,寒气渐重,随着最后一批鸿雁南飞,冬天的脚步开始隐隐走来。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五个节气。
雁鸣长空雁南飞姜宝兵时序已到深秋,在这个深秋的深夜,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正在灯下读书,读到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秋天在古人看来,大都是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的凄凉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