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她申请到了赴UCLA的官方暑期研修项目Cross-Disciplinary Scholar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该项目在日本高校和国内985高校共选拔90人,吉大共4人。
平凡中奋斗,逆境中成长。2012年从贵州考入交大,本硕博均就读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表研究论文15篇,申请/授权专利7项,并担任《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LWT》等期刊审稿人。曾任院研会主席,连续6年担任辅导员,累计献血8次。
编者按:青年强,则国家强。日前,2022—202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出炉,全国4.5万名研究生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约6万名本专科学生荣获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约2万名中职学生荣获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近日,《人民日报》选登其中优秀代表的事迹。
来源:【湖南日报】3年时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4篇SCI论文,其中有两篇被当作封面文章刊登;以第二、三作者的身份参与发表了五篇SCI论文;两次参与或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原子核α衰变半衰期的系统研究》,参加由清华大学、世界核大学联合举办的“世界核大学清华周”并获二等
自大三接触到这项运动后,赵茂雄就将长跑视作是缓解压力的良方,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发觉了长跑的魅力所在,“最让我着迷的是探索新跑道的过程,在小街小巷中观察跑步途中的风景和事物”, 哪怕是同一条跑道,在不同时节,用不同的跑步节奏踏过,带来的是全然不同的感受和心境。
稳重、细心、持之以恒他以第一/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17篇多数在综合/能源工程领域TOP期刊公开发明专利2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知名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4项参与2项团体标准编写以总评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两次还获得同济大学-潍柴动力奖学金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奖学金等荣誉连续三年获
师从生信生统系魏冬青教授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Dennis Salahub院士,研究方向为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在生物医药上的研究,在Briefingsin Bioinformatics和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连续两年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在复旦大学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 Research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热点论文1篇,单篇最高他引超过120次。
孙毓斐,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19级博士生,中共党员,获评2020-2021学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在校期间,他曾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研究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优秀学生标兵、宁夏西吉县王民中学优秀教师等十余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