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午后,熏风淡淡,幽远箫曲缓缓在耳畔吹奏,从《灞桥柳》到《清明上河图》,从《雨霖铃》到《叶落天地间》,从《梅花引》至《幽静沁人心》一曲又一曲,这美好的曲调,把我带入关于箫的世界,那个清幽的、宁静的、渺远的世界。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直吹,上端有一吹孔,按音孔为前五后一。《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本曲为琴箫合奏,旋律悠扬,生动地描绘出了梅花的动与静两种形象。
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zhǐ)—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5 、6。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它们交替互换,配合节奏的变化从而形成音阶。洞箫在提升练习中,绕不开五声音阶的练习。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箫声红树里》改编:谭谓裕、周成龙箫:谭谓裕伴奏:上海音乐学院乐队(箫谱可在公众号内回复“箫声红树里”获取)今天从谭谓裕先生的箫独奏《箫声红树里》说起。《箫声红树里》是根据《春江花月夜》中的几个片段改编。乐曲包含了江楼钟鼓、渔歌唱晚、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和尾声等段落。
伯鸿老师,一个朴实的音乐人,酷爱洞箫和埙,我们简陋的茶室中时常会回响起悠扬的箫声,或是低沉浑厚的埙乐,那就是伯鸿老师的生活情怀。茶的世界里有音乐,音乐的世界里也不会没有茶。所以本人常说:你喝的真的是茶吗?你听的真的是音乐吗?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