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步履不停的时代,许多人常常感到迷茫与焦虑,无法停下脚步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东西。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个被充满的心灵是喧嚣乃至麻木的。其实,这个道理早在老子那里,就看得无比清晰和透彻。只有在虚静之中,心灵才可以动起来,才可能发现这个世界的法则,发现真实的自己,也发现真实的他人。
东方既白 著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或许也正是因为与生俱来,所以尽管对我们如此重要,反而却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很多时候是感觉不到的。比如很多我们觉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值一提。
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 第三章 无为而治 通行版本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不但是我们中国的圣人,而且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救星。盼望大家用心研读老子的金言玉语。「曾仕强每日箴言」|全文共28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今天是3月17日,农历二月十五,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2593周年纪念日。
何谓自然?余秋雨,郭继承认为,自然比道大一点点。在他们看来,“自然”成了具象之物。即使是按照通行的说法,也应当理解为:道以自然而然之准则。但是,若按老子“希言自然”、“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的说法,那么“道法自然”就应该是“道以万物的自然而然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