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治理岭南,明朝自成化六年正式在梧州设立两广总督府,总管两广军政事务,梧州一跃成为岭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韩雍、王阳明等名臣先后出任两广总督,留下许多故事与传说。但是,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梧州不再成为两广总督的驻地呢?
不知道细心的街坊有没有发现,广东省民政厅大门口那四根柱子特别有历史feel呢?不说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历史上的清代两广总督署遗址!在中国近代史上,“两广总督”这一头衔可谓赫赫有名!没想到清代两广总督署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还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这里头到底有着什么样故事?
在中国地图上,广西和广东是两个毗邻的省份。两省人在相貌、语言、文化习俗方面亦有相通之处。而在历史上,为了方便管辖和促进发展,明朝和清朝设立了两广总督这一职位。两广总督的驻所最早是在梧州,而后又迁至广东的肇庆和广州。肇庆和广州同在广东,为何两广总督要将驻所从肇庆迁移至广州呢?
清朝的最后一任两广总督既没有像其他同僚一样有着与国同亡的觉悟,也没有迎接新时代来临的准备,这也就导致了他虽然很多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但依旧迎来了罪恶的一生。两广总督即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总管广东和广西的军民政务,可谓是位高权重。
1、直隶总督张镇芳(1863年—1933年):河南项城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袁世凯兄嫂之弟。1912年2月,以湖南提法使之职署理总督,仅在职10天。民国成立后担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1918年获释后,弃政从商担任盐业银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