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琦近日,由广东省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中国文艺名家东莞行暨“东莞文学四十年的经验、记忆和想象”主题分享活动在广东东莞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等100多名作家学者到场参会。
3月1日,中国文艺名家东莞行暨“东莞文学四十年的经验、记忆和想象”主题分享活动在东莞举行。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等出席活动。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书写。2025年,是东莞撤县建市40周年。40多年来,东莞创造了万亿GDP的经济奇迹,孕育了两亿建设者用汗水书写的文学史诗。
从东江入海的泥泞之地,到“双万”之城,东莞这座享誉全球的“世界工厂”,经过多年发展蝶变,已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科创新城”。全球近1/4的智能手机、1/4的动漫衍生品、1/5的毛衣……工业发展是东莞城市化进程的底色,随着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聚拢,“科创东莞”有了新注解。
2025年1月24日《羊城晚报》A10版 近日来,30年前的一本“作家题名录”在东莞乃至全国文学圈引发集中关注:陈建功为其题签“文心犹炽”;李敬泽亲书题跋“追怀故人”;胡磊、詹谷丰、柳冬妩等一众东莞名家故友争相分享……这本长达5米的“作家题名录”是30年前东莞市作家协会成立现场的
9月24日下午,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彤飚率队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参观交流,东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林玉秀,文联创作部主任郭小敏,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东莞文学艺术院一级作家柳冬妩等参与走访交流。
2024东莞第二十届读书节暨南国书香节东莞分会场于8月16日正式启动,以“品味岭南书香,阅见文明之光”为主题,融合多元文化、覆盖33个镇街(园区)、持续五天的80余场活动火爆进行,知名作家助阵,书香氛围浓厚,推动“书香东莞”品牌影响力持续升温。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沫依图/孙晓彬海报/陈明谦4月20日晚,东莞市长安镇长安书苑内热闹非凡,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苏童,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东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闫德
“作家们在自由创作的道路上,可以在东莞制造业文化中汲取灵感,呈现改革开放时代的变化。”11月1日,在东莞“中国作家第一村”建设发展规划论证研讨会上,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刘海陵如是表示,为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这一文学群落未来发展积极献言。
在2024年文学界最热的理论探讨莫过于“新大众文艺”与“新南方写作”,本报推出的深圳文学四十年系列报道亦获得广泛关注。2月20日至22日,广东省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新南方写作”“新大众文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等议题亦成为关注热点。
12月9日,2024年“东莞文艺论见”重点题材创作辅导会第四场在东莞文联文艺空间举行,来自东莞市外相关领域专家,立足全国视野以及国内省内常设性权威文艺奖项评审情况,共同探讨重点题材创作的思路,并就东莞文艺重点题材创作提出意见建议,为打造“东莞创作”品牌,讲好东莞故事把脉开方。
3月1日,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东莞文学四十年的经验、记忆和想象”主题分享会在东莞举行。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进行了现场分享,他认为,“打工文学”是广东文学在中国文坛上的一次进步。
制造业名城广东东莞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作为外来人口大市,东莞也集中了大量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他们在东莞谋生、追梦,敏锐观察和真切感受社会前行的脚步,由此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独特文学景观。
7月18日,为全力打造“东莞创作”品牌,推进文学创作队伍的梯队建设,促进东莞优秀文学创作者的成长,东莞文学创作“全链条”培育项目签约仪式在广州花城文学院举行。近年来,东莞文学莞军百花齐放,出现了陈启文、胡海洋、王十月、郑小琼、塞壬、丁燕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家。
1月22日,“新春·进莞来团聚”城里的阳光——东莞基层作家新春座谈会在东莞市文联文艺空间举行,旨在传递东莞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对本地基层作家的关心慰问,与基层作家共贺新春之喜、共叙文学情谊,推动加快擦亮“东莞创作”品牌,更好赋能东莞文艺事业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