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强化粮食储备管理,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是粮食生产、储备大省,地方储备规模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地方储备粮规模超国家核定计划55%,地方储备小麦、稻谷等能够满足全省人民四个半月以上口粮消费需求。
央视网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今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中央储备粮规模保持稳定,和地方储备粮能够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四五个月的市场供应,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
2024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主题是“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
央视网消息:5月11日上午,国新办就“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重农抓粮政策举措,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储备粮对于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是各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后,从最初备荒的“甲字粮”、备战用的“ 506 粮”,到如今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的粮食储备体系,在稳市、救灾、恤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以食为天,我国各地都建有一大批粮仓、储备粮基地,其中又以东北为全国最重要的储备粮基地。东北是全国产粮大户,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黑龙江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年产粮食超过7700万吨,重点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等。
截至6月17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超过2.97亿亩,收获进度过九成五,已经基本接近尾声。离开了土地,小麦、早稻这些作物将开启怎样的旅程?颗粒归仓,到底归到哪里?扦样、检验、除杂、称重,当小麦在一道道科学规范的流程下,通过层层筛选后,它们,就成了中国粮仓新的住户。
清王朝昏庸无能、北洋政府军阀割据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使得上个世纪最初三十年粮食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1936年全国粮食产量也未恢复到清末1900年水平,随着全国人口不断增加,人均粮食拥有量一直在500斤以下。